高血压用药有讲究 早晚四季各不同 - 健康之初


高血压用药有讲究 早晚四季各不同

核心提示:大部分患者的血压未得到控制,高血压治疗的情况不容乐观。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非药措施外,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降压药。部分高血压患者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应对高血压,而不懂合理使用降压药正是血压控制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我国高血压形势日益严峻,全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病率达18.8%。然而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仅有6.1%,大部分患者的血压未得到控制,高血压治疗的情况不容乐观。

  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非药措施外,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降压药。

  部分高血压患者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应对高血压,而不懂合理使用降压药正是血压控制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1天3次”服用不尽合理

  研究发现,人体在生物钟的作用下,血压24小时内也有所不同。通常在清晨觉醒后血压持续上升,上午8至10点达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下午3至6点稍有波动。

  人在入睡后,机体大部分处于休息状态,新陈代谢减慢,血压也相应下降。午夜至觉醒前血压最低,血流缓慢,脑组织供血不足,血液中的某些凝血物质,如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也极易黏附在血管内膜上,聚集成凝块,特别是老年人有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内膜粗糙,则更易形成栓子,阻塞脑血管发生脑梗塞,所以脑梗塞发病以清晨为多。

  由此不难看出,传统的1日3次服用降压药不尽合理,而晚间尤其在睡前服用降压药更危险。

  血压病患者清晨1次服药,优于传统的1日3次服药,而且还可减轻多次服药的负担,避免漏服,便于长期坚持。

  目前大部分专家主张服用降压药的时间最好在上午8点1次、下午2点1次。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即使是重度高血压患者,睡前也只能服用白天剂量的1/3。这样可以保持24小时血压平稳,防止心、脑血管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四季服药剂量应调整

  不少高血压病人服用降压药物品种和剂量一年四季不变,夏天怎么吃,冬天还怎么吃。其实,高血压病人在冬夏季节血压高低是有差别的,使用降压药的剂量也应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冬季的血压要比夏季高,因此,冬天服用降压药物相应也要增加一些。国外一些专家指出,控制血压是防止高血压冬季脑溢血高发的重要措施,强调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即将收缩压、舒张压分别控制在140和90毫米汞柱以下。但是,在服降压药时,要避免操之过急,一次降低不宜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过高者,应逐步降压,以免出现“降压灌注不良综合征”,而出现头晕、肢体麻木、无力、意识障碍、嗜睡,甚至诱发脑血栓形成、心肌梗塞等严重后果。服用降压药还应当防止血压上下波动幅度过大,血压长期波动,会使脑血管承受的压力时高时低,容易发生脑血管破裂。

  具体冬季应当如何加量,加多少剂量,病人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血压变化及自觉症状,调整用药剂量(必要时调整用药品种),使血压经常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