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潮来袭谨防心梗 - 健康之初


冬季寒潮来袭谨防心梗

核心提示:寒冷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这是因为心血管功能对气温变化最为敏感,当气温骤降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初冬气温变化迅速,温差、气压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使人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近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骤然降低,北京日间气温降到了零度以下。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脏科主任夏云峰提醒人们,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病的老年朋友,气温骤降要谨防心梗。

   夏云峰介绍说,寒冷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这是因为心血管功能对气温变化最为敏感,当气温骤降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初冬气温变化迅速,温差、气压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使人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由于天气寒冷,户外活动减少,人体血脂的摄入和代谢比例失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凝血倾向增高,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另外,寒冷季节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发展为肺炎,造成心脏负荷过重,这也会成为心梗的重要诱因。

   夏云峰特别强调,老年朋友,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对寒潮的突然袭击要保持高度警惕,增强自我保健意识,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

   第一,在入冬前最好做一次全面检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别是重要脏器功能做到心中有数。患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坚持服药,随着季节的变化,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平时服用的药物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二,要适量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增加血管的耐受力和保持已有的弹性。早晚气温低,温差大,不宜做户外活动,可以在室内做一些休闲运动,如养花,练习书法、绘画等。外出时要注意保暖,特别要护好头、手、脚,防止感冒。

   第三,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要特别防止便秘,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水果等,保持大便畅通。要多喝水,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心梗。

   第四,事实证明,许多疾病发生、发展和恶化,与人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因此,保持平和的心态对预防心梗特别重要。冬季是自然界阴盛阳衰之季,所以应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感情上的大喜大悲,尽量少参加一些具有剌激性的活动如炒股、打麻将等。保持乐观情绪,科学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此外,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夏云峰强调,老年朋友和家人要特别注意心肌梗死的早期表现,如果出现无明显诱因的突发性心前区或肩背部疼痛,或者持续心绞痛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应警惕急性心梗的发生。还有一种“无痛性心梗”,当老年人突然出现憋气,嘴唇发绀、剧烈咳嗽、咯出粉红色泡沫痰、不能平卧等症状时,也应警惕急性心梗的发生。凡出现上述情况,都要及时送医院救治,以免耽误时机。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