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贻误了大肠癌治疗? - 健康之初


是什么贻误了大肠癌治疗?

核心提示:大肠癌治疗是以手术切除癌肿为首选,辅之以放射治疗、化疗药物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最近不少学者对早期大肠癌采用经内镜下切除治疗,也取得较好疗效。然而仍有很多认知误区影响着大肠癌治疗的顺利进行。

  误区一:贫血严重者必须先输血才能手术

  由于大肠癌病程较长且多数患者慢性失血,术前贫血情况严重。很多患者及家属担心患者不耐受手术而要求术前输血。对此,肿瘤专家陈涌表示,术前输血会引起人体自身免疫抑制,促进肿瘤生长,影响手术疗效。只要手术前血色素超过7克,就可接受手术,病因清除后贫血症状可自愈或进行相应调理。

  误区二:肠癌肝转移,手术无意义

  一般来说,所有癌肿出现转移就已属晚期,手术切除原发灶意义不大。但大肠癌是例外。首先,约有10%-15%的患者有手术切除转移灶的可能,这些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达35个月左右,5年生存率可达30%-40%。其次,由于化疗药物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非常敏感,另有15%左右的原先无法手术的肝转移患者在化疗后获得了第二次手术切除原发灶的机会。

  误区三:大肠癌复发和/或放化疗无效,就放弃治疗

  随着科技的进步,采用传统化疗无效或化疗后又复发的患者,可以选择生物靶向治疗或中医无毒抗癌。所谓生物靶向治疗,是指药物会特异性地选择肿瘤相顾的“特殊位置”发挥药物作用,直接抑制肿瘤的生长或切断肿瘤的“养料供应”,能起到较好的治疗的作用。而中医无毒抗癌可以调节人体自身免疫能力,激发抗癌潜能,在控制癌瘤生长扩散的基础上,减轻症状,改善生活,部分患者可实现长期无痛带瘤生存,另外有一部分局部复发或肝肺转移的患者还是可以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

  误区四:西医无法治疗的晚期大肠癌患者才寻找中医药进行治疗。肿瘤专家陈涌表示,中医并不是大肠癌治疗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事实上,及时进行中医治疗有助提高西医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对机体的伤害,和使放化疗减毒增效。

  误区五:认为中医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抗癌,熟不知晚期大肠癌治疗应以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率为目标。

  误区六:症状暂时缓解或消失后而放弃有效的综合治疗,导致康复期复发转移。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