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高跟鞋要小心“拇外翻”
长期穿高跟鞋,十有八九“拇外翻”
正常情况下,脚的大脚趾应该是与其他脚趾并列向前。但有些人的大脚趾会向小趾方向偏斜,甚至与第二趾交叉、重叠,这种问题医学上称为“拇外翻”,民间称为“大脚骨”。
“女明星、舞蹈演员、空姐、礼仪小姐很多都有这个问题,老年人患病的也不少。”医院足科主治中医师孙民焱表示,“拇外翻”的发病原因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走路、穿鞋的影响。穿高跟鞋是最伤脚的,如果长期穿着,十个人有九个会导致或加重“拇外翻”,尤以大脚趾长、第二趾短的人更甚;有些人即使不穿高跟鞋,因为是八字脚,走路时大脚趾受力不均衡,也容易导致“拇外翻”。
腰膝疼痛,也可能是“拇外翻”作祟
试想看,走路时两个脚趾总在一块摩擦,会是怎样的感受?轻则磨破皮流水、流血,重则导致足部变形,这些危害普通人想都想得到。然而,医生提醒还不止如此:脚趾受力不均衡会使足弓下陷,脚的蹬踏力和抓地力减弱,很容易因走路不稳发生摔倒。有些人膝关节疼痛以为是“风湿”或“骨关节退行性病变”,每每用外敷膏药缓解症状,实际上,足部关节变形又会引起腿部胫骨内旋,不但是膝关节疼痛的促进因素之一,下肢生物力学失衡还会波及腰部、颈部关节,出现腰痛、颈痛等一系列症状。
专家说,“拇外翻”患者关键的问题就是身体移动能力(如走、跑、跳、爬)减弱,外翻的角度越大行动力越受影响,足部变形也相当严重。极端严重的病人,甚至需要把鞋子剪个洞,才能容纳被顶出来的第二趾,从而穿上鞋子行走。
“拇外翻”不干预很难自己恢复
专家提醒,“拇外翻”从孩童时期就要预防,除了保持正确的走路姿势,还要尽量少穿皮鞋。女性尽量少穿高跟鞋、尖头皮鞋,实在不得已要穿的,也要尽可能减少穿高跟鞋的时间,可在办公室备一双舒服柔软的平底鞋,回家后多赤脚走路。
如果已经发展到20度以上的“拇外翻”,不干预自己很难好,外翻程度也会日益加重。建议立即对症治疗:
一般先采用运动疗法,可赤脚用脚趾抓物品、扯橡皮筋,可用一根粗橡皮筋拴住两只脚的大脚趾,然后向两侧拉伸,每天坚持,增加脚趾活动度和足肌力量;效果不佳可做敷药或理疗,还可穿分脚趾的鞋袜等辅助矫正;如若大脚趾翻转超过40度,严重影响足的机能,可考虑手术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