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腔积液≠盆腔炎,别再傻乎乎地吃药自我感动了! - 健康之初


盘腔积液≠盆腔炎,别再傻乎乎地吃药自我感动了!

核心提示:盆腔积液和盆腔炎并不是一回事。盆腔积液也需要分为生理性盆腔积液和病理性盆腔积液两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没有女孩子在做身体检查时一看到B 超单子上的「盆腔积液」后,愣在原地,满脸疑惑:好端端的怎么会有积液呢?慌张中打开搜索引擎发现「盆腔中有积液说明患有盆腔炎」、「盆腔炎会导致不孕吗」等词条映入眼帘,瞬间大脑飞速运转,甚至连人生结局都想好了,最后把自己吓晕在原地……

这是因为,当前大部分女孩子对「盆腔积液」还未形成完整准确的认识。

事实上,盆腔积液和盆腔炎并不是一回事。盆腔积液有生理性盆腔积液和病理性盆腔积液两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生理性盆腔积液

其中,生理性盆腔积液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表现,不需要治疗。

这是因为,正常盆腔内本身就含有少量的液体,比如腹膜分泌的浆液,这些液体通常起到润滑和保护盆腹腔器官和组织的作用,减少脏器之间的摩擦,以免发生黏连。

站立时,盆腔在人体内的相对位置较低,这些分泌的液体会积存在盆腔里。

另外女性排卵期以后或者月经期以及月经刚结束的几天,也可能会有少许卵泡液流入盆腔,月经期时经血也可以经输卵管反流进入盆腔。这些液体共同形成了盆腔积液。

盆腔积液可通过 B 超检查观察到,生理性积液一般深 3cm 左右,女性身体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不会造成危害,所以一般不需要处理。

病理性盆腔积液

那如果稍微多于 3 cm 呢?

这时就需要观察身体是否出现以下症状,并结合判断是否属于病理性的盆腔积液,进一步排查原因,积极治疗。

1. 下腹坠胀、小腹一侧或两侧疼痛

慢性炎症可能造成体内器官和体腔壁发生粘连及盆腔充血,导致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这种感觉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

2. 抵抗力下降

盆腔积液引起的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乏力。患病时间较长者,部分可能出现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情况。患者抵抗力差时,盆腔积液容易急性发作。

3. 月经紊乱

并发盆腔瘀血患者,月经可能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能会月经失调。

4. 不孕

不孕是盆腔积液最常见的症状。如果盆腔炎导致输卵管堵塞,就会出现不孕。

盆腔炎治疗

当然,如果已经被医生确诊为盆腔炎也不要过度惊慌,绝大多数盆腔炎经过恰当的抗生素治疗后可彻底治愈,而且在西医治疗以抗生素为主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祖国传统医学,可有效预防组织粘连等后遗症的发生,同时从根本上解决易于经常复发的问题。

此外,研究表明,当前尚有很多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被各式各样的炎症缠身,苦不堪言,而要想减少炎症发生的源头,关键是提高机体免疫力。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