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可以逆转?做到这4点,或可逆转! - 健康之初


肝硬化可以逆转?做到这4点,或可逆转!

核心提示:慢性肝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是肝纤维化,通过肝纤维化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涉及到各种细胞、细胞因子及其信号转导通路间系列而复杂的变化,迄今为止其发生机制尚未充分阐明。

慢性肝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是肝纤维化,通过肝纤维化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涉及到各种细胞、细胞因子及其信号转导通路间系列而复杂的变化,迄今为止其发生机制尚未充分阐明。

肝硬化的病因:

引起肝硬化的常见病因有:乙肝(HBV)和 丙肝(HCV)感染;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遗传、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肝淀粉样变、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a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肝性卟啉病等;药物或化学毒物等;寄生虫感染。

大多数肝硬化只有一个病因,也有多个病因同时作用,如HBV、HCV重叠感染;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患者长期大量饮酒等。此外,在主要病因的基础上,一些协同因素可以促进肝硬化的发展,如肥胖、胰岛素抵抗、某些药物等。

肝硬化.jpg

肝硬化能否逆转?

研究人员对肝纤维化与肝硬化可逆转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证实人类的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如血吸虫病、血色病、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Wilson病等。

至于当肝纤维化进展到肝硬化后,是否仍可逆转存在。一般来说是否定的。过去普遍认为,“人类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是不可逆的”。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肝纤维化与肝硬化形成可逆转的早期阶段准确作出诊断并加以干预是极其重要的,如能阻断、减轻乃至逆转肝纤维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肝病的预后,使其不发展为肝硬化是目前肝病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研究人员致力于中西医抗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研究,从动物实验到临床实践都证实只要应用有效抗病毒、抗纤维化药物治疗不仅肝纤维化完全可能逆转而且部分已形成早期肝硬化病例也可逆转。

肝硬化如何实现逆转:

1、 控制原发病

如HBV、HCV引起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要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的复制,减轻肝脏实质性坏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抑制了病毒必然减轻炎症坏死,也就减轻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TGF-β1等细胞因子的释放,及减少了HSC的活化,从而细胞外基质(ECM)的产生和分泌,有利于肝纤维化的抑制和恢复。目前的研究还表明 PDGF对HSC(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分裂、增殖及合成胶原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TGF-β1是激活HSC的主要因子,同时还是促进活化后肌纤维样母细胞过度表达ECM的重要因子。

2、 抑制HSC(肝星状细胞)活性

抑制HSC的活化是治疗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肝纤维化的关键环节是HSC活化增生、收缩,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FB)并分泌胶原蛋白。一旦HSC旁分泌启动,纤维化便很难自动终止,变成一个主动进展的过程。如有效抑制HSC增殖及活化同时,又观察到枯否细胞、T淋巴细胞同时减少,是抗纤维化问题的关键所在。

3、 抑制ECM(细胞外基质)生成

ECM 生成是由相关基因转录,形成Mrna,继而翻译为相应的蛋白,分泌至细 胞外沉积,交联而形成纤维组织。因而逆转肝纤维化治疗应着眼于抑制ECM的生成。另外,肝纤维化降解还同基质降解作用的酶的活性发生改变有关。ECM合成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的分泌快速下降。减少了对MMP 活性的抑制,而MMP的表达维持在肝纤维化的水平,从而导致基质降解,肝纤维化发生逆转。

4、 促进肝纤维化降解

正常时肝纤维化生成同时伴有肝纤维化降解,肝纤维化是ECM生成与降解过程中失衡结果。纤维组织的形成不可视为一个静止过程,而应看作一个动态过程,因而从理论上讲是可逆的。一般在肝损害的早期,胶原酶活性增高,但随着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发展,其活性下降。与此同时,TIMPs 活性一直升高,因而逆转肝纤维化的治疗除着眼于抑制ECM的生成之外,还应着重对MMP活性的提高及对TLMP 的抑制。

目前新的治疗策略包括药物的靶向治疗和选择性的基因导入,并已开发出以白蛋白为基础的载体所携带降解胶原酶的基因转染肝硬化大鼠后,可逆转肝硬化,给人们探索治疗肝硬化带来一条新的出路。

总之,肝纤维化与肝硬化可逆行的研究不仅是现代肝病治疗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还必将导致有效抗肝纤维化药物的问世,这是值得医学科研工作者们为之努力的。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