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了哮喘,患者应该如何用药治疗? - 健康之初


确诊了哮喘,患者应该如何用药治疗?

核心提示:在确诊哮喘之后,患者应该使用哪些药物?又该如何正确用药呢?

哮喘发作,患者不仅会出现咳嗽、喘不上来、胸闷等不适症状,还有可能会引发急诊,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确诊哮喘之后,积极寻求治疗是非常关键的。目前,并没有根治哮喘的有效措施,临床大多依靠相关的药物进行缓解、控制哮喘的症状。那么,在确诊哮喘之后,患者应该使用哪些药物?又该如何正确用药呢?

 哮喘发作.jpg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哮喘患者可以用哪些药?

目前,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控制药物,另外一种是缓解药物。

1、控制药物

由于哮喘目前无法根治,患者日常需要长期使用相关的控制药物,来预防哮喘急性发作。

其中,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被认为是一线用药,是哮喘患者的首选,例如吉舒--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等。这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改善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哮喘发作。

此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也是常见的控制药物,不过,临床建议这些药物需要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

2、缓解药物

哮喘急性发作,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呼吸困难、胸闷、气喘等不适症状,对患者的身体会产生较大的危害,甚至可能致死,因此需要迅速缓解。这种情况,临床首先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缓解平滑肌收缩,解除支气管痉挛,让患者迅速恢复正常呼吸。

除此之外,临床还会全身用糖皮质激素、茶碱以及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

 dam_68781.jpg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哮喘患者该如何正确用药?

在哮喘的实际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认为长期吃药对身体不好,经常有患者在使用药物一段时间后,擅自减药或者停药,导致哮喘急性发作。纠正患者的错误观念,坚持长期治疗、分级治疗等正确用药方式尤为重要。

哮喘的长期维持治疗一共被划分为5级,相关的指南明确给出了不同治疗级别对应的药物。因此,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应该严格遵照医生的治疗计划正确使用相关药物,同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随访以及定期肺功能检测。

一般来说,在患者的哮喘症状被控制维持3个月以上后,可考虑降级治疗,降低使用控制药物的剂量。如果患者使用最低剂量的控制药物长达一年,没有再次出现哮喘发作的情况,则可考虑停用药物。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