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准确识别哮喘患者呢
如果哮喘患者在稳定期做肺功能检查,结果可以是正常的,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那么怎么识别哮喘患者呢,那就先从认识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特征开始。其特征主要包括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气道阻塞可逆性、肺功能指标昼夜波动、气道高反应性、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正常。
呼吸障碍
(1)通气不均:哮喘发作期间,通气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呼气延缓和减低区。可用一口气测氮,多次呼吸氮冲洗及氙吸气分布状态等方法测定之。患者的动态肺顺应性降低也与通气不均有关。通气不均可能是观察哮喘的最敏感指标,往往在其缓解期,一般通气功能测定在正常范围而通气不均却仍持续存在。
(2)肺顺应性改变:肺顺应性就是肺组织顺应呼吸活动而变化的特征,即吸气时肺泡充气,体积增大,呼气时肺泡排气,肺体积出现适度的回缩。肺顺应性分为静态顺应性和动态顺应性两种。大多数研究报告认为,哮喘发作期间的静态顺应性很少变化,也就是总肺容量的改变及整个压力容积曲线的移动是平行的。但动态顺应性常见下降,且呈明显的频率依赖性,这主要是因为克服大肺容量时肺弹性回缩力所需负压过大,一些与狭窄气道相接连的肺泡在快速呼吸时来不及充气的缘故。
(3)肺容量异常:在哮喘发作期间,所需静态肺容量(包括残气量、功能残气量,总肺容量)都可能增加,闭合气量在严重哮喘发作时不能测定,但在缓解期闭合气量仍高于正常。残气量增加可能是由于小气道陷闭或接近陷闭所致;功能残气量相当于肺的向内回缩力与胸廓向外回弹力相等进的肺内气量,在哮喘发作时功能残气量肯定增加,这可能是因为下一次吸气提前开始而致较早地结束呼气的结果。
肺容量异常
(4)流速容量曲线表现的特点:在最大呼气流速——容积曲线上可见哮喘患者的用力呼气流速降低,主要表现在低肺容量线段上,当哮喘变得严重时,则所有各肺容量段的呼气流速都呈降低表现。
(5)气道阻力增加和呼气流速下降:气道阻力增加是哮喘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阻塞发生在较大支气管时更为明显。由于气体呼出时气道阻塞更为明显,故呼气阻力大于吸气阻力。哮喘发作时,有关呼气流速的全部指标均显著下降,如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尤其是最大呼气流速或呼气峰流速。这是因为在呼气期间,当气道内压渐降至等于胸膜腔压(即等压点)时,气道便可能闭陷,呼气越用力,越促使气道闭陷,气流速度不可能提高。由于FEV1降低通常超过FVC降低的幅度,故FEV/FVC)的比值可偏低,一般<70%。
(6) 呼吸死腔增大:哮喘病人的气道阻塞不是一致的,有些部分在呼气时完全阻塞,肺泡显著过度充气,以致该部分毛细血管床显著减少,甚至完全关闭。同位素肺灌注扫描可显示为无灌注区,有的竟可被误诊为肺栓塞。无灌注区也可能很少,不能被扫描所发现。无灌注区肺泡的通气是无效的,因而生理的呼吸死腔增大,即死腔通气量增多。
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特点远不止这些,我们将在下一期的讨论中继续做详细的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