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健康, 从预防哮喘开始
职业性哮喘是指由于在工作的职业环境中的致喘物质诱发的哮喘。其发病率与工业发达程度和致喘物的性质有关,在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其发病率较高,且与不同的工种有关。随着工业发展,我国职业性哮喘的发病率近年也在逐年增加。职业哮喘的发病也涉及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职场人群
所谓内因是指职业性哮喘从业人员一般具有特应性体质,即与患者的基因有关的易发生过敏性疾病的体质,这些人群接触致喘物后较易发生哮喘。而外因就是工作环境中接触的生物学物质和化学物质两种。目前已经记录在册的致喘因子有250余种,仍有许多可疑因子尚待确定。以下是常见的致敏物,如果有的患者在工作中常接触这些物质,可能要警惕是否为职业性哮喘。一旦确定后应及时避免接触,发防病情加重。
植物类:谷尘、面粉、大豆、咖啡豆、茶叶、烟叶、植物胶、棉籽、亚麻子等。
动物身体成分及排泄物:饲养的动物、鸟蛋、牛奶、蟹虾等。
昆虫:家庭尘螨、谷螨、蚕、蟑螂、蜜蜂等。
酶类: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真菌淀粉酶等。
植物胶:阿拉伯胶、黄耆胶、卡拉牙胶等。
异氰酸酯类:甲苯二异氰酸酯、亚甲二苯基二异氰酸酯、己二异氰酸酯等。
苯酐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酸酐、三苯六羧酐等。
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螺旋霉素、四环素等。
木尘:桃花心木、雪松、枫树、橡树等木材的木尘等。
其他:松香、甲醛、乙二胺等。
对于疑诊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特异性IgE检测、利用常见的致敏原和特异性变应原复合物做皮肤试验,以了解患者是否具有特应体质,并协助判断患者对特异职业致敏原是否敏感。
哮喘
对于职业性哮喘患者,重在早起发现及早诊断,在肺功能正常和致病因素明确的情况下,包括接触时间,起病年龄,特应性体质程度,肺功能损害程度和气道反应性高低等。当患者出现不可逆气道阻塞,并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其他并发症时,则预后不良。
注意事项:
治疗目的在于迅速控制症状,恢复正常的气道反应性,防止气道出现不可逆改变,一旦确诊职业性哮喘,患者应脱离易致敏环境,避免与致敏原接触是治疗职业性哮喘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反复暴露于致敏环境会加剧气道炎症,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防治气道炎症,使用时间可长达半年,气道炎症消除愈早,发生不可逆改变的可能性愈小。激素联合平奇可以优势互补,增加药效,同时可以减少激素的依赖性和不良反应,这一点值得每一个哮喘人的重视。职场健康,从预防哮喘开始,以健康快乐为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