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用药——糖皮质激素的分类与应用
根据生物半衰期的长短,可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分为短效、中效与长效三类。
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每一种药物的半衰期各不一样;即便是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的个体中半衰期也不完全一样;成人与儿童、老年人、孕妇,健康人与患者,药物半衰期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所指的药物半衰期是一个平均数。药物的半衰期反映了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速度,表示了药物在体内的时间与血药浓度间的关系,它是决定给药剂量、次数的主要依据,半衰期长的药物说明它在体内消除慢,给药的间隔时间就长;反之亦然。消除快的药物,如给药间隔时间太长,血药浓度太低,达不到治疗效果。消除慢的药物,如用药过于频繁,易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
咳喘
一、短效药物
半衰期90分钟,作用时间多在8—12小时,主要是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其抗炎作用小、糖皮质激素作用强度低、半衰期短;但储钠作用大,对糖代谢影响略大。目前已少应用。
二、中效药物
半衰期大于200分钟,作用时间多在12—36小时,包括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和曲安西龙,其作用强度在短效和长效两者之间,但曲安西龙的半衰期、对糖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及对神经精神的影响都与地塞米松相同;而抗炎作用及糖皮质激素作用却远不及后者。临床上多作局部注射用。泼尼松或称为泼尼松临床应用较普遍,但因其必须在肝脏中转化为泼尼松龙后才有抗炎作用等,因此有肝脏病的患者应慎用,以免加重肝损害。甲泼尼龙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目前临床应用广泛,具有起效迅速、抗炎活性强等优势。
三、长效药物
半衰期大于300分钟,作用时间多在36—50小时,包括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其抗炎作用和糖皮质激素作用最强、半衰期最长、对糖代谢和蛋白质代谢影响最大、最易引起神经精神症状,但钠潴留作用小。临床上常用地塞米松。当然还有一种超长效的糖皮质激素,叫二丙酸倍他米松。临床多用于皮肤及关节局部用药。但在长期注射二丙酸倍他米松治疗慢性疾病,如哮喘,会导致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这就需要平奇和激素联合,能减少激素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注射药物
总体来讲,短、中效激素对垂体-肾上腺轴抑制作用相对较弱,长期服用疗效稳定,相对安全;长效激素生物半衰期长,HPA轴抑制作用长而强,不宜长期使用,但其抗炎治疗指数高,用药剂量小,适合短期使用,也可用于其他糖皮质激素反应不佳或无效的场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