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跛行,会是哪些病? - 健康之初


小儿跛行,会是哪些病?

核心提示:行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小儿走路一瘸一拐,有的小儿一生下来某块骨头就短一些,直到学会走路父母才发现宝宝的两条腿不一样长。小儿可能会常感到某个部位的关节、肌肉疼痛。如果是脑瘫引起的跛行,小儿还可能出现其他的脑瘫症状。

  苏北医院骨科专家周岳来告诉记者,门诊经常看到小孩家长带小孩来找医生看病,说孩子走路异常,这其中,一些是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现象,还有一些在医学上,则称为“跛行”。

  周岳来指出,小儿跛行指的是由于不同的病损造成的下肢行动功能障碍。它主要是由疼痛、双腿不等长造成的,也可能是神经、肌肉、关节等方面的原因引起。小儿跛行,不容忽视。

  问:如果孩子出现了跛行的症状,会是什么方面的疾病引起的?严重吗?

  周岳来:这里需要先将跛行进行分类,跛行大致可分为疼痛性跛行、短肢跛行、双下肢平衡差导致的跛行等。

  1.疼痛跛行:临床上常见的髋关节疼痛不敢负重行走,患肢膝部微屈,轻轻落地脚尖着地,然后迅速改为健肢负重,步态短促不稳,多见于髋关节结核,髋关节感染,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过多的、剧烈的运动会引起;另外,外伤导致的骨折也能引起。

  2.短肢跛行:以足尖落地或健侧下肢屈膝跳跃状行走,一侧下肢缩短3cm以上则可出现跛行,常见于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偏瘫和髋关节发育不良。

  3.双下肢平衡差:如脑瘫患儿,有些表现为痉挛步态。

  上述三种类型为临床最常见的小孩跛行情况。

  问:小儿跛行这种病都有哪些具体的症状?

  周岳来:跛行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小儿走路一瘸一拐,有的小儿一生下来某块骨头就短一些,直到学会走路父母才发现宝宝的两条腿不一样长。小儿可能会常感到某个部位的关节、肌肉疼痛。如果是脑瘫引起的跛行,小儿还可能出现其他的脑瘫症状。如果是炎症造成的疼痛,小儿还有可能出现发烧、关节肿胀或者有皮疹出现等情况。有些小儿也可能出现麻木、肌肉无力的表现。

  问:是不是说孩子出现了跛行,就要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这种病能治好吗?

  周岳来:孩子跛行后,一般情况下如果损伤不严重,是可以自愈的。但有时跛行也可能潜伏着其他疾病,所以需要及时的治疗,以免造成永久性的残疾。

  如果孩子跛行并伴有发烧、皮疹或是关节热肿等现象,请马上到医院就诊,这些症状一般说明有骨骼或关节感染,必须及时治疗。医生将会对孩子进行检查,治疗方法将依据病因作相应选择,包括血液学检查和X光检查,或者超声波检查等,以便查出跛行的原因。

  经过治疗后轻度外伤引起的跛行会在几天内消失。其他的跛行也应该在引发原因排除后全部消失。但有些情况也无法治愈,如双腿长短不一或肌肉无力等,行动不便将伴随终生。

  问:小儿跛行,家长该怎么做?

  周岳来:如果小儿出现跛行的症状,或者已经到了可以走路的年龄却拒绝行走的情况,就应该立即带小儿就医。

  饮食方面,要多给小儿吃易于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选择含钙质较高的食物。同时,让小儿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先天性原因造成的跛行基本没有办法预防,父母只有多留心观察,才能对跛行的小儿早发现、早治疗。最好不要让小儿过早学习站立和行走,以免损伤脆弱的关节和肌肉。如果小儿出现肌肉关节疼痛,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以免病情恶化。平时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在饮食上要注重营养,避免因为营养不良造成肌肉无力。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