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疾病检查注意事项 - 健康之初


出血性疾病检查注意事项

核心提示: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1.血小板计数(HLT)

  正常参考值:(100-300)*109/L(10万-30万/mm3)

  临床意义: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血小板计

  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2.出血时间测定(BT)

  正常参考值:纸片法:1-5min

  临床意义: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3. 凝血时间测定(CT)

  正常参考值:活化法:1.14-2.05min;试管法:4-12min

  临床意义: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身体某处有异常时,血液的成分就会受到影响。血液检查是了解全身健康状态的基本检查,尤其是检查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一般检查。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