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鼻炎等于预防中耳炎 - 健康之初


消除鼻炎等于预防中耳炎

核心提示:因为鼻子和耳朵通过咽鼓管相通,咽鼓管咽口位于鼻咽侧壁,距下鼻甲后端约1至1.5厘米,咽鼓管具有调节功能,可使中耳腔气压和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

  据临床专家表示,中耳炎多是发生于感冒之后,也就是说病毒性感冒是引发中耳炎的真凶。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鼻粘膜的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病毒乘机侵入机体,生长繁殖而发病,表现为鼻塞、流鼻涕等症状。急性鼻炎就我们常说的感冒了,认真阅读下述内容您就能明白为什么说鼻炎也能治中耳炎。

  因为鼻子和耳朵通过咽鼓管相通,咽鼓管咽口位于鼻咽侧壁,距下鼻甲后端约1至1.5厘米,咽鼓管具有调节功能,可使中耳腔气压和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当下鼻甲肿胀或肥厚时压迫咽鼓管影响咽鼓通气和引流,中耳腔的空气逐渐被粘膜吸收,而外界气体不能及时进入鼓室,鼓室内形成负压,引起中耳粘膜血管扩张、瘀血,使血管壁渗透性增加,鼓室内积液,出现听力下降、耳鸣、闷塞感等症状,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另外,细菌经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腔的感染,可导致化脓性中耳炎的发作,表现为剧烈耳痛、耳鸣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可造成鼓膜穿孔、耳朵流脓。得了鼻炎要及时治疗,可在鼻腔内滴氯麻滴鼻液,消除鼻粘膜炎症和水肿,以缓解鼻塞并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外擤,鼻孔的鼻涕即被擤出,用同法再擤另一侧。

  通过上述我们不难明白,预防感冒,消除鼻炎就能有效的避免中耳炎的发生。这点对于免疫力低下及小儿人群更为有效可行,若不能将中耳炎有效的抵挡在健康的大门外,就会使自身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所以,预防中耳炎要就是要消除鼻炎。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