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英雄学中医继续服务人民
一位哲人曾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震撼人的心灵,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和内心里崇高的道德。
3月17日,沈阳军区某通信总站在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中,邀请战斗英雄、当代大学生和官兵代表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分布于千里银线上的官兵,通过可视系统收看座谈会后感慨地说,这样的教育感动人激励人。
“我生命的火焰随时都可能熄灭,但只要活一分钟,我就要努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获得一等战功、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的沈阳军区某干休所干部王琦的发言,赢得了官兵们阵阵掌声。
1986年,王琦在一次边境作战中,为掩护遭敌炮弹袭击的战友,左耳被震聋,双目失明。至今,他身上还有7块弹片。1994年,组织把王琦安排到干休所工作。他发现所里60%的老干部患有颈椎病、腰腿疼、关节炎等疾病,于是决定学习中医,为老干部们解除病痛。
作为盲人,要掌握中医技能,就要学会盲文。初学的时候,王琦的手指经常被锋利的盲锥扎得鲜血直流。老母亲心疼劝他不要再练了,但他却不为所动。
靠着坚定的信念,他用3个月就掌握了许多盲人需要三五年才能掌握的盲文,接着又先后考入北京京华医科大学和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学习。
“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撑。10多年来,我义务接诊病人13000多人次,有效率在95%以上。地方一些按摩院的老板找到我,许诺给我年薪5万元加提成的优厚待遇,我没有动过心。因为我懂得,人的价值不是体现在金钱上,而是体现在对事业的追求中,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
听完王琦等英模的讲述,应邀参加座谈会的大学生们争相谈起自己对军人的理解。
“我对军人非常钦佩,有时走在大街上,只要看到穿军装的人,我都会禁不住多看两眼。”吉林大学学生佟晔的开场白,引起现场官兵的关注,“我钦佩军人,是因为我们的官兵不仅肩负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任,还用实际行动践行热爱人民的誓言。从98抗洪、去年初抗击冰冻雨雪灾害,到汶川抗震救灾,每当我们国家遇到危难、群众处于危险之际,军人都会奋不顾身地与灾害搏斗,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平时,军人们也尽心尽力为群众做好事解难题。就说每次长春下大雪吧,我都能在大街上看到军人清除积雪的身影。所以,每次见到军人,我都会感到温暖。”
“我非常喜欢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许三多是优秀军人的代表,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当代军人的勇敢、坚强、不服输的精神。我还把他的那句‘做有意义的事’的名言,写在了笔记本的扉页上,用来鼓励自己。今天听了几位英模的事迹介绍,我对军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虽然是大学生,但我感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也为我们大学生指明了奋斗方向。今后,我们在学校里要更加努力学习,也希望官兵们在军营里苦练打赢本领,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国家做贡献。”吉林大学学生刘洋的一席话,引起现场官兵的共鸣。
刘洋刚刚讲完,总站主任闫广卓就接过话茬:“听了几位大学生的发言,我对当代大学生有了新的认识。在这个开放的社会,在这个思想多元的时代,积极向上、为国家做贡献,仍然是大学生的主流思想。这让我感到欣慰,也更坚定了我们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信念。”
一次座谈,一次教育;一次听讲,一次感动。座谈会现场,气氛越来越热烈。最后,总站政委张智杰说:“今天这场座谈会,让我们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群众对我们的期待。我们要大力培育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人民群众的厚爱。”话音刚落,会场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小编推荐:《别让疲劳后遗症跟着你》——过了周末,虽然才刚刚休息过,但是很多人还是来回奔波于街头,一周的疲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但别让疲劳的后遗症带在你的眼睛上!来吧,跟我一起做个眼睛体操......详情请点击查看
更多眼科最新资讯,请关注39眼科频道——中国第一眼科疾病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