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治疗详解 - 健康之初


踝关节扭伤治疗详解

核心提示:因脚踝为每日行走必须使用的部位,愈合本来就会比较慢,在尚未愈合就勉强使用,致旧伤复发,愈合更难。

  1.旋后性不稳:由于反覆的踝关节跖区内翻损伤,引起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断裂,有时还可能外踝骨折。

  2.旋前性不稳:由于反覆的踝关节外旋和外翻,引起三角韧带、下胫腓韧带断裂。

  踝关节受伤最常见的是扭伤,其中大部分是属于「内翻受伤」。那是当向内侧扭转踝关节而牵拉外侧韧带时,外侧韧带就会有疼痛感(特别是距腓前韧带)。外翻扭伤很少见,主要是因为和外侧相比,内侧有强韧有力的三角韧带,而且外踝关节的腓骨下端可防止足踝过分外翻。

  由于人体本来就有自己修护软组织的能力,但应给予适当的机会,即适当的RICES。 R(rest)休息、I(ice)冰敷、C(compression)压迫、E(elevation)抬高、S(support)支撑。因脚踝为每日行走必须使用的部位,愈合本来就会比较慢,在尚未愈合就勉强使用,致旧伤复发,愈合更难。若脚踝一再的发生疼痛现象,正表示其软组织尚未完全痊愈,应给予足够的休息机会,否则,一旦复发,得不断忍受疼痛,而变成慢性发炎。唯有足够的时间,让软组织彻底修护,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扭伤的程度可分为三度:

  1.轻度扭伤(Ⅰ°):病人踝关节内翻受压迫。检查时,有少数肌纤维断裂,在外韧带上有压痛及肿胀的情形,很少形成血肿。通常为距腓前韧带过度牵张。有轻度炎症反应。

  2.中度扭伤(Ⅱ°):病人主诉有撕裂感,可发现相当广泛之肿胀,外韧带上出现压痛,通常有瘀血现象。有部分韧带纤维断裂,而并非完全断裂,但不丧失肌肉的形态及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丧失。此力量通常大到足以令邻近韧带伤害到某些程度。主动或被动的牵拉均可引起疼痛。

  3.重度扭伤(Ⅲ°):病人主诉在伤害之时有剧烈之撕裂感觉。检查时,在外踝出现广泛之肿胀和压痛,韧带纤维完全断裂,通常有明显的血肿。向前牵曳检查表现出松弛的现象,关节呈不稳定现象,功能丧失,即站起来;脚踝会歪向一边。外侧韧带有一或多条发生韧带纤维完全断裂,且邻近构造合并发生程度较重之伤害,修护过程缓慢。

  踝关节扭伤后的复健:

  (一)急性期之复健:可进行冰敷及绷带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在受伤的12-24小时内,至少每小时进行20分钟的冰敷。冰敷时可用布袋将碎冰块包裹起来,然后包扎在踝关节周围或用冰块轻轻按摩踝关节均可。 24小时后,较轻的扭伤,可开始做踝关节的牵伸练习和外翻的等长练习。

  (二)慢性期之复健:

  1.热敷。

  2.仪器治疗。例如:雷射、超音波、中频干扰波、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等方法。其目的在于减轻疼痛及减少发炎。

  3.按摩。此法可增加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护。

  4.使用护具。可借压缩作用,防止肌肉过度收缩,并保护关节。

  5.肌内效贴布(kinesio tapping)。为治疗关节和肌肉疼痛而开发的贴布,具伸缩性,可使皮肤下的血液和淋巴液畅通,有治疗肌肉疼痛的效用。

  kinesio tapping有四种机能:

  (1)调整神经回复本来的机能,有保护肌肉的效果。

  (2)改善浮肿及内出血,使组织压下降,并减轻疼痛及不适感。

  (3)有镇痛的效果。

  (4)能调整筋膜,使肌肉的机能正常化。

  在使用肌内效贴布时,最好由专的邉臃雷o师及物理治疗师,来实施贴扎,以免因手法错误,而导致反效果。

  6.邉又委煛?

  (1)伤后7-10天之邉讧徒。 ?

  a.可进行未固定关节的主动和被动邉印W龈斓臓坷动,每次邉硬怀^5分钟,也可先热敷后再进行行走练习及脚趾摹仿写字等的动作。此举为改善踝关节的活动度,直到各方向的活动都不痛。

  b.冷热交替浸泡。先将受伤的足部浸于温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作踝关节和足的全范围活动3分钟,再放入冰水浸泡3分钟。反覆约3次,于冰水结束。若浸泡期间发生肿胀,可延长冰水浸泡的时间。

  c.在每次治疗后,需重新将绷带及支撑带绑回。

  (2)伤后2-3周的邉讧徒。 ?

  a.练习行走和足尖站立(单脚或双脚)。若感不适,可冰敷。

  b.腓肠肌的牵拉练习。采坐姿,两腿伸直,两手握毛巾两端,毛巾中间套于患侧足底,两手用力拉毛巾,帮助患侧背伸。

  c.面对墙站立,距墙约60公分,身体前倾,两臂撑墙,足跟不得离开地面,停留约10-15秒。慢慢加大距离,重覆上述之动作。

  d.背对墙站立,足跟*墙,足尖下垫物,停留站立约5分钟。

  e.摇板练习。其练习对足踝肌肉控制的功能再鍜链。

  f.臀中肌肌力练习。足踝扭伤后常见到臀中肌无力。为增加臀中肌肌力,可用侧摆腿或负重侧摆腿训练。等到可以只用脚尖或只用脚跟走路而不痛时,才开始踝关节的动态肌力训练。如果您是在训练中心或学校,有等速邉佑柧僵C的话,当然是既安全又有效;但如果没有这些设备,就要自己想办法了。可以去找一条报废的内胎当做阻力橡皮圈来用,来加强脚板向上向下的肌力。

  (3)伤后4-6周的邉讧徒。 ?

  a.在摇板上进行平衡训练。

  b.作增强踝部的肌肉练习(即负重练习)。

  c.跑步练习。原地跑或直线慢跑等。

  d.跳跃练习。开始时先用双足慢速跳跃,当患肢无不适时,稳定功能较好时,可用单脚跳。可以找一块坚硬的厚板(能支持体重而不弯曲断裂的),下面的中间垫一块坚硬的东西,两脚站上去练习平衡。如果这些东西不容易找到的话,替代的方法是练习闭眼单脚站(要练习到每次都能闭眼单脚站一分半钟以上才算及格)。

  (4)伤后8-12周的邉讧徒。 ?

  a.缓速短跑练习。

  b.缓速向后跑练习。

  c.跳跃低障碍物或短侧跳练习。

  以下训练的要求及内容为踝关节功能大致完全恢复,能承受邉由霞叭粘I钌系膭幼鳌?

  (5)跑步:肌力恢复到正常的75%左右(和另一侧比较)的时候才开始。由慢跑开始,逐渐增加速度,最后可以短跑冲刺。

  (6)回转:等到一般的活动完全都不痛时才开始。先做大回转,以20公尺的距离作为「8」字的长度,作转弯45度式的绕圈跑步,速度由慢而快;一段时间之后,再做小回转,以10公尺的距离作为一个「8」字的长度,作转弯90度式的绕圈跑步,速度由慢而快。

  (7)特殊技巧训练:等到肌力完全恢复时才开使。针对邉禹椖浚M行各种特殊技巧(如弹跳[jumping]、折返[cutting]等等)的训练。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