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暴晒小心系统性红斑狼疮 - 健康之初


长期暴晒小心系统性红斑狼疮

核心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未明,以多系统或器官病变和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可能通过遗传、性激素、环境及免疫学等机制发病。如果女性长期在外面工作,遭遇紫外线的侵害,就要小心提防了。

  30岁的李某是一名园林绿化师,工作性质致使他常年处于日晒的环境下。平时身体非常健康的他很少生病,他平时也很少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但在去年底,他出现早晨起床时手指僵硬、太阳晒后皮肤过敏等症状,却一直都没太在意。

  上周,李某公司突击进行绿化工作,经过一周的暴晒,加上工作的疲惫,很快就出现全身浮肿、面部发热的症状。起初李某并没有当回事,但拖了将近一个星期都没好转,昨天他突然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经医生诊断,李某的手指僵硬、皮肤过敏、尿蛋白、水肿等症状都是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此病一般男女发病比例为1:10,必须立即进行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治疗,以上症状才有可能消除。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0.4%~0.5%的S红斑狼疮患者的一级或二级亲属患红斑狼疮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单卵双生子通患S红斑狼疮的比率可高达70%(24%~69%),而异卵双生子该比率为2%~9%;目前发现与S红斑狼疮有关的基因位点有50余个,多为HLAⅡ、Ⅲ类基因,如HLAⅡ类D区的DR2、DR3、DQA1、DQB1和HLAⅢ类基因中C4AQ。

  2、性激素

  本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妊娠可诱发或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但证据尚显不足。

  3、环境因素及其他

  紫外线照射可激发或加重红斑狼疮,可能与其损害角质形成细胞,是DNA发生改变或“隐蔽抗原”释放或新抗原表达致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损伤相关。药物如肼苯达嗪、普鲁卡因、甲基多巴、异烟肼、青霉素等均可诱发药物性红斑狼疮。某些感染(如链球菌、EB病毒等)也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