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健康之初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核心提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自身免疫性慢性疾病,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造成弯腰活动障碍,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心血管、肾等多个脏器的损害。

  哪些条件可以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自身免疫性慢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的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造成弯腰活动障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眼、心血管、肾等多个脏器的损害。

  强直性脊柱炎常于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起病,40岁以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者非常少见。当您在医院里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时,您心里或许还有疑问,那么现在向您介绍一下具备哪些条件可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条件如下:

  (1) 腰背疼痛、晨僵至少持续3个月,运动时缓解,休息时无改善,有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

  (2) 腰椎前屈、后伸、侧弯3个方向活动受限,有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

  (3) 第4肋间隙水平测量胸廓周径,呼气与吸气活动度差值小于2.5厘米; 骶髂关节的特异性放射学(如X线)改变,有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

     强直性脊柱炎国际通用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对强直性脊柱炎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一般都使用国际通用的纽约标准诊断强直性脊柱炎。1985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座谈会对强直性脊柱炎制定的诊断标准为:

  (1)强直性脊柱炎症状:以两侧骶髂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为主。

  (2)强直性脊柱炎体征: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活动不同程度受限,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出现强直性驼背固定,胸廓活动度减少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强直性脊柱炎:血沉多增快,类风湿因子阴性,HLA-B27阳性。

  (4)X线检查强直性脊柱炎:具有强直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炎的典型改变。

  但国内外多数专家认为,为便于国际交流,主张采用国际标准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X线分期

  强直性脊柱炎的分期,目前是以X线检查骶髂关节为主要分期依据,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X线片分期标准如下: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间隙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增宽。

  强直性脊柱炎中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增生与侵蚀交错,呈锯齿状,髂骨侧骨致密带增宽,最宽可达3厘米。

  强直性脊柱炎晚期:关节间隙消失,骨致密带消失,骨小梁通过,已呈骨性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的实验室检查诊断

  1、 血沉

  2、 HLA-B27

  3、 C反应蛋白

  4、 类风湿因子

  5、 免疫球蛋白

  6、 骨盆X线片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又名类风湿性脊柱炎、畸形性脊柱炎、类风湿中心型等,现都称AS。强直性脊柱炎的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它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强直性脊柱炎一般类风湿因子呈阴性,故与Reiter综合征、牛皮癣关节炎、肠病性关节炎等统属血清阴性脊柱病。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上,强直性脊柱炎需同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急性或慢性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症等鉴别。

       那么,强直性脊拄炎与类风湿关节炎有哪些区别呢?

  l、强直性脊枝炎多见于10~20岁发病,强直性脊柱炎的高峰在20~30岁,而类风湿关节炎可见于各年龄组,高峰在30~50岁。强直性脊柱炎男性多见,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女性远多于男性。

  2、强直性脊柱炎随种族而异,而类风湿关节炎呈世界性分布。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的家族史,而后者则不很显著。

  3、强直性脊柱炎几乎全部有骶髂关节炎,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很少有。强直性脊柱炎可影响全脊柱,一般由腰椎上行发展,而后者一般只影响颈椎。

  4、强直性脊柱炎无类风湿结节,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可见到。强直性脊柱炎可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而后者一般不引起临床上可查出的心脏瓣膜病。

  5、强直性脊柱炎常为少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为非对称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下肢关节受侵多于上肢关节,大关节受累多于小关节。类风湿关节炎常为多关节炎,受侵关节呈对称性,大小关节皆可受累,侵及上肢关节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较侵及下肢关节多见;强直性脊柱炎多影响髋关节,而成人类风湿关节炎很少如此。强直性脊柱炎很少侵及颞颌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有半数以上侵及。

  6、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对药物反应亦不同,如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为50%以上,而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则无效。

  7、强直性脊拄炎只少数引起肺上叶纤维化,而类风湿关节炎肺部表现为结节、胸膜炎积液和肺纤维化。前者类风湿因子多阴性,而后者多阳性。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炎,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患者以老年女性比男性多见。发病的关节多为负重的关节和活动范围较大、活动频繁的关节,如指问、膝、髋、颈椎、腰椎等关节。胸椎和腰椎患了骨关节炎,则腰背部感到酸痛,活动时加重,弯腰受到限制。

  脊柱结核患者早期多有消瘦、乏力、食欲下降、盗汗等症状,继而出现疼痛、脊柱强直、肌肉萎缩、肌肉疫挛,部分病人后期因椎体破坏塌陷而产生脊柱后凸畸形,临床上极易与强直性脊柱炎混淆。脊柱结核严重时,可引起下肢瘫痪及神经异常,X线可见以椎体破坏为主,椎间隙变窄,在短期内椎体可发生楔形改变,但不出现广泛的韧带钙化。骶髂 关节多不受累,若合并骶髂关节结核,则病变常累及单个关节,x线改变为关节面有囊性骨质破坏,而软骨下骨硬化不明显。B超检查可较准确地诊断有无冷脓肿及其大小、形态等关系。

    健康之初(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陈衍)

  推荐阅读: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关键在于日常护理

   周董患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吗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早发现

   强直性脊柱炎有四种并发症

   强直性脊柱炎确诊常常晚了6年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