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高危人群有望精确圈定 - 健康之初


宫颈癌高危人群有望精确圈定

核心提示:大量研究也表明,超过7成女性一生中至少会感染一次HPV病毒,但其中只有1%—4%的个体会发展成宫颈癌。也就是说,光依赖预防性疫苗注射,将产生极大浪费。

  同样受到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的妇女如得了场感冒,病毒自行消退,但有的妇女却引发宫颈癌。易感人群是否具备特有的遗传特性?昨从同济医院获悉,该院马丁教授联合全国数十家医疗机构收集样本,经过三年的研究,首次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了两个宫颈癌遗传易感变异位点。

  马丁教授作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影响因子高达35.8,是同济医院目前发表的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论文。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发现为宫颈癌的遗传病因提供了新的见解,成为该病病毒学外因理论的重要补充。如此一来,我国有望更加精确地进行宫颈癌筛查。

  马丁教授介绍,大量研究也表明,超过7成女性一生中至少会感染一次HPV病毒,但其中只有1%—4%的个体会发展成宫颈癌。也就是说,光依赖预防性疫苗注射,将产生极大浪费,特别在我国人口基数大的现状下,为所有感染了HPV病毒的人群打疫苗,费用将高达1.2万亿人民币。因此,通过这项研究做重点人群筛查后,再进行预防性干预,可大大降低我国的宫颈癌预防费用。

  检测16484个样本发现全新位点

  在过去的三年,马丁教授带领的团队,共检测了16484个中国汉族人群样本,其中,有5531例宫颈癌,10224例正常对照和729例宫颈癌前病变样本。

  在庞大样本基础上,研究人员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三轮验证后,发现并验证了两个全新的宫颈癌遗传易感性变异位点,分别发现于4号染色体和17号染色体上。

  马丁教授解释,染色体上具备这种变异位点的人群,HPV病毒更容易插入基因,大量增殖,从而导致癌前病变,继而引发宫颈癌。因此,这两个变异位点的发现,将有利于建立中国汉族人种特有的预测模型,用来筛查宫颈癌易感高危人群,锁定目标进行防治。

  未来抽一滴血就能筛查宫颈癌

  昨天,马丁教授介绍,我国的湖北省五峰地区是宫颈癌高发地区,他的团队在此处进行样本收集时,曾遇到一家三代四位女性全部患有宫颈癌或出现癌前病变。

  “这家人的外婆、姨妈、妈妈和女儿全是宫颈癌高危人群,外婆已经因宫颈癌去世,而二十出头的女儿已经出现癌前病变。如果能提前筛查出来,及时预防、治疗,死于宫颈癌的悲剧就不会一代代传下去。”

  马丁教授说,他此次发表的研究成果,还仅是预防、治疗宫颈癌的第一步,如果能继续完成后续转化医学研究,建立检测模型,未来,只需要取一滴血进行基因检测,就能进行宫颈癌易感人群筛查。

  而目前,国际上更普遍的预防宫颈癌的办法,还是“广撒网,少捕鱼”,有的国家甚至采取给所有未有性生活的适龄儿童注射疫苗的方式,预防宫颈癌。

  宫颈癌是感染性肿瘤

  马丁教授说,HPV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男女均可受到感染,但女性的特殊生理结构,让其宫颈上皮细胞更容易出现癌变。他指出,性接触时戴避孕套可避免HPV病毒感染,因此,提倡健康性生活也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办法。

  另外,马丁还指出,现在国内有不少女性为了预防宫颈癌,不惜花重金去香港或国外注射疫苗,其实作用也不大,因为现有疫苗只针对尚未感染HPV病毒的人群,有了性接触的适龄女性,很可能已经感染过病毒,预防性将不再起作用。

  ︻对话马丁︼

  问:我国为何不能推广宫颈癌疫苗?

  答:目前,国际上对宫颈癌的预防,主要靠注射疫苗,美国和英国的两大医药公司生产的疫苗,可预防最主要的-16、-18型HPV感染,然而,这种疫苗在国外售价都要高达400多美元。

  马丁说,靠疫苗阻断病毒感染,是一个办法,但确实太昂贵,也太浪费,我国是宫颈癌的高发国家,每年约13.2万妇女发病,5.3万人死亡,患病和死亡人数占全世界的1/4。如果在中国靠注射疫苗预防宫颈癌,费用将高达1.2万亿人民币,而其实其中很多人不是易感人群,注射疫苗也是极大浪费。

  问:如此看来,您的研究在某种层面上岂不是断了国外医药公司的财路?

  答:(笑)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注射疫苗。不过,我国的宫颈癌高危人群将受益,国家的预防、治疗费用也会大大降低,我们希望得到全社会更多的支持,未来的研究不仅能筛查出高危人群,更有望对出现癌前病变的人群进行基因介入治疗。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