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肿瘤君”为何熊顿走了 李开复活着? - 健康之初


面对“肿瘤君”为何熊顿走了 李开复活着?

核心提示:恶性淋巴瘤真的是绝症吗?为何年纪轻轻会患上淋巴瘤? 9月15日恰是“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健康之初特意请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吕跃教授为大家说一说淋巴瘤的那些事。

  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宣传日”,而在不久前,电影《滚蛋吧!肿瘤君》的热映,让淋巴瘤再次走进大众的视野,我们在为故事原型女漫画家熊顿顽强抗击肿瘤的乐观精神而感动的同时,也为其过早失去生命感到惋惜。其实淋巴瘤并不是第一次引发大家的关注,著名播音员罗京、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都是死于淋巴瘤。在电影的桥段中,梁医生一句“淋巴瘤非常难治愈,5年生存率只有20%”,带来一片唏嘘,恶性淋巴瘤真的是绝症吗?为何年纪轻轻会患上淋巴瘤?健康之初特意请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吕跃教授为大家说一说淋巴瘤的那些事。

  吕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白血病骨髓瘤研究中心主任,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血液肿瘤研究室主任,中山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组织部千人计划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国家863科技计划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癌症杂志责任编委。在恶性肿瘤的诊治和研究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其论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多次发表在美国Blood等国际著名杂志上。

  研究方向:血液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面对“肿瘤君”为何众多名人去世?

  不对,李开复抗癌成功!

  虽然熊顿、央视主播罗京、内地演员李珏、香港名作词人林振强,都是死于恶性淋巴瘤。但也有不少名人成功战胜过,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和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还有不久前宣布抗癌成功的李开复。吕跃教授表示,“同期的肝癌、肺癌、胰腺癌相比,恶性淋巴瘤5年的生存率要高很多,约有50%-60%。活得长的,癌症治愈后几十年没发病,但病情凶猛而不治疗的话,也可能短短几周就不行了。”

  吕跃解释,这和病理分型、分子分型、肿瘤病灶大小及侵犯范围、对治疗的反应、结外器官是否侵犯、年龄和肿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等)等因素相关,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大约有七十多种,有些淋巴瘤的恶性程度比较轻,发展的也很慢,可以暂时不用治疗;而有些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很高,需要高强度的化疗和放疗,甚至需要进行干细胞移植。

  以李开复和熊顿为例,李开复和熊顿患的都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但类型不一样,据媒体报道称,熊顿患的淋巴瘤为“原发纵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类肿瘤虽然发病较急,但治愈率在五成左右,而李开复患的是“滤泡型淋巴瘤”,这种淋巴瘤的发病进程非常缓慢,但平均生存期为九年,李开复从确诊到现在仅为两年,现在依然难言治愈!

  淋巴瘤我国发病率为11/10万-14/10万

  新发患者每年约4.5万人

  说到淋巴瘤,不得不提淋巴细胞,只有当身体的淋巴细胞发生恶变时,才会出现淋巴瘤,淋巴细胞遍布全身,包括淋巴结、脾、胸腺、扁桃体及肠、支气管等有关的淋巴组织。而淋巴结作为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的功能是防御外来的细菌、病毒的感染。

  “相对于大家熟知的肺癌、胃癌、肝癌等高发肿瘤,淋巴瘤的发病率并不算特别高,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1/10万-14/10万左右。每年的新发患者4.5万人,在2012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排行榜中位居第九。”吕跃介绍,目前,恶性淋巴瘤根据其病理特点分为两种: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约占中国淋巴瘤患者的90%,成为发病率不断增长的血液系统肿瘤之一。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