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宝宝感冒护理面面观
这些症状提示宝宝患了夏季感冒
高烧、流涕、咳嗽,喉咙疼、讨厌吃东西、口水很多、呕吐、腹泻、发疹等,这些都是宝宝夏季感冒的常见症状。感冒多数有自限性,病程大多在一周内恢复。但有少部分抵抗力较弱的宝宝感冒后可能会继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夏季感冒查病因
内因:
夏季体质削弱、抵抗力下降
1、宝宝出汗较多,汗腺的分泌会消耗很多体液j
2、夏天白昼时间长,闷热的天气往往影响宝宝的睡眠和休息,导致睡眠不足:
3、由于气候炎热,宝宝的食欲会骤然减退,夏天的食物以清淡为主,这样就会影响蛋白质的供给;
4、为减少出汗,宝宝的活动自然会受到限制,减少了体格锻炼的时间。
上述因素都会使宝宝的抵抗力下降,感冒病毒便乘虚而入,从而导致感冒的发生。
外因:
护理不当、照料不周
1、当宝宝热得满头大汗时,为贪图凉快,冲个冷水澡或用冷水冲头;
2、让宝宝在树荫下、瓜棚下、通道中、阳台上纳凉,受了风寒;
3、宝宝睡觉时,电扇对着吹个不停,或空调温度开得很低,冷风吹得许久就容易发生感冒了。
家庭护理方法
1、让宝宝多卧床休息
宝宝感冒后,你要保证他有足够的卧床休息的时间,即使在恢复期也应限制宝宝的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益于疾病的恢复。
2、给宝宝多补充水分
夏季感冒后的水分补充十分重要。婴幼儿最让人担心的是“脱水症状”。不管是母乳、牛奶、果汁还是开水,只要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就可以了。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注意居室通风和室内降温
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散热。使用空调时室温不要太低,一般维持在26摄氏度左右。
4、按时给宝宝服药
根据医生的医嘱按时服药。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菌消炎药,退热、止咳药等缓解症状的药物,或者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5、宝宝发热的护理
发热是宝宝夏季感冒时最常见,也是爸爸妈妈最关注的症状。发热多是由于病原体(细菌、病毒等)引起的,当这些病原体侵入机体后,机体的防御系统可做出各种保护机体的反应来抵御病原体,发热就是其中的一种抵御反应。发热并不是一个坏现象,说明机体正在与病原体作斗争。一般来说38.5℃以下不用退热处理,38.5℃以上应采用退热措施。
物理降温5法
温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宝宝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
温水澡
适当地洗温水澡对降温有利,所以宝宝发热时,不必限制洗澡次数。
退热贴
用市售的“退热帖”贴在宝宝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
冰袋降温
适用于高热持续不退者。取些碎冰块装入冰袋(可用双层塑料代替),冰块装至一半再注入适量冷水,充填冰块间隙,然后压出空气,扎紧袋口,外裹旧布或毛巾。将冰袋置于高热宝宝的枕部、两侧颈部或前额,以尽快降低头部温度,避免高热对大脑的影响。冰袋也可放在宝宝的腋窝、腹股沟等处。
宽衣解包
对于新生儿发热,有时只需解开包裹(蜡烛包),减少或松解衣裤,裸露于室温中片刻,就可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
药物降温
经用物理降温措施宝宝热度不退时,可选择药物退热。一般选择口服退热药为主。目前国内使用比较多的小儿退热药有:泰诺林糖浆(滴剂)、儿童百服咛糖浆、美林糖浆(滴剂)等。若服用退烧药后1小时,热度仍在39度以上,或是宝宝一吃药就吐而无法服药时,换用塞肛的退热栓。退热药多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宜频繁使用,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宝宝尽量不用药物退热,多选择使用物理降温。
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为迅速降温,选择肌注退药针。并在有效降温的基础上同时使用镇静剂(在医生指导下用)。
特别提醒
宝宝发热时,切忌用棉被过度包裹的办法来发汗,过度包裹容易造成超高热,继而会诱发高热惊厥,或者发汗过度,容易导致虚脱,后果很严重。
宝宝何时需要看医生
3个月以内的宝宝,一旦出现感冒的症状,妈咪就应尽早带他去看医生。
较大的宝宝,一旦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也应及时带他去医院:
发热持续3天以上;
体温肛温超过39℃;
发热伴有呕吐或抽搐;
宝宝哭闹不停或反应差;
全身出现皮疹;
出现耳朵痛或耳道流脓;
哭声嘶哑,或变调的咳嗽声;
鼻涕多、或粘稠的黄绿色脓鼻涕;
咳嗽持续超过5天;
有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点击进入精彩育儿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