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急救指南》书讯
骨折
什么是骨折
简单地说,骨折就是骨头结构的断裂。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处暴露在皮肤之外,形成与外界相交通的门户,使骨折之处容易受到污染和感染。骨折的分类可以按骨折的部位、骨折的形状(螺旋型)以及骨折两端之间的相互关系(错位、非错位)而定。骨折经常伴有韧带扭伤、肌腱拉伤和结缔组织的挫伤。
图9骨折车祸可以造成颈椎的任何一块椎骨骨折,进而损伤颈髓。当汽车突然减速时,乘客的头颈部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最容易发生颈椎骨折。如果骨折损伤了颈部的脊髓,就可能会导致骨折者终身瘫痪。
当摔倒时用胳膊撑地,有可能造成胳膊和手腕的骨折、韧带的损伤和关节的脱臼,脱臼会造成病人受伤肢体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老年人容易发生髋关节的骨折,一般是与行走不稳和骨骼本身脆性的增加有关。儿童经常发生的两种典型骨折是:青枝骨折(是一种不完全性的骨折,很少需要手术治疗)和骺板骨折(长骨生长的地方)。
有什么症状
上肢或下肢骨畸形
骨头异常突起
疼痛剧烈
瘀血
肿胀
尿呈棕色,表明有大量肌肉的损伤
应该做什么
拨打120,急救人员会固定骨折者受伤的部位,然后将病人转送至医院以便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急救人员同时会检查受伤者是否还有神经、动脉、静脉的损伤。对于肋骨骨折的病人来说,应了解他是否还有心脏和肺脏的损伤,因为这些重要器官的损伤比骨折本身更为严重。
即使看起来受伤者的重要器官没有受到累及,也应该检查病人的气道是否通畅、呼吸和脉搏是否平稳,严重的骨折可能伴有胸部和腹部的内伤(如:肺周围出血、脾破裂等)。
用干净的毛巾覆盖暴露在外的骨折断端可以降低细菌感染的机会。
抬高受伤的肢体,冷敷受伤的部位。
不应该做什么
禁忌搬动和活动颈部骨折的病人!一定要等待救护人员的到来!即使非常微小的移动也可能造成骨折者脊髓的损伤。急救人员会把颈部骨折的病人移到特制的担架上,并且会给他带上一个颈部保护装置从而防止颈部的活动。
千万不要让髋关节受伤的病人行走!髋关节骨折但没有脱臼的病人能够承受自身的体重而行走,然而这样做可能会导致髋关节的脱臼或进一步的损伤。
自己千万不要动病人骨折后的骨头,因为骨折后锋利的骨折端可能会刺入邻近的组织,从而损伤神经和血管或者刺穿皮肤。然而,我们可以将伤处作为一个整体,同时移动骨折的两个断端,将两个断端放置在同一直线上,这项工作最好是由急救人员来做,除非他们不能到达现场。
常规治疗
急救人员到现场后,首先会检查病人的血压、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并确保这些生命体征的平稳,尽量使病人感觉舒适,如果可能的话,将骨折的断端尽量保持成一直线,尽量把骨折复位,因为骨组织生长比较活跃并且可以识别、整合分离的骨碎片,良好的复位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并且有希望在愈合中恢复原样。
辅助检查:X射线检查会明确骨折的程度和范围,决定是否需要外科手术,损伤部位的X射线检查要与未受伤的一侧进行比较,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处于生长期的骨骼会表现出与成人骨骼的不同,因此不要把正常生长的骨骺(长骨两端的生长活跃区,它与骨干之间有骺板,易误认为骨折线)误认为是骨折。
受伤的肢体通常需要用石膏和夹板来固定。肩关节、锁骨、胳膊、手、膝关节以及踝关节的骨折要用特殊的器具来固定。
手、胳膊和腿部的内部出血可能会妨碍人正常的血液循环。大量内出血会使其周围的肌肉和神经受到压迫(即骨筋膜室综合征,骨筋膜室内,其内部的组织结构肿胀会造成压力增高,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使病人感到受伤的肢体皮肤麻木、发白、患肢疼痛、活动受限,这时通常需要急诊手术减压,以挽救受损伤的组织。
肩关节脱位可以用手法进行复位,将脱臼的骨头回纳到关节内。但是其他一些关节脱位,比如:髋关节脱位就需要外科手术处理。锁骨、鼻骨、肋骨、骨盆骨折以及肩关节囊的损伤通常可以靠其自身愈合。简单并且无错位的骨折需要在数周内定期进行X射线检查以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对和骨折相伴随的软组织扭伤以及青肿也要进行处理,可以采取冷敷,抬高患肢以减轻组织的肿胀和疼痛。
胳膊、腿以及髋关节的严重骨折需在24小时内进行手术复位。如果是开放性的骨折,则必须要急诊手术并且静脉应用抗生素。颈椎骨折,尤其是不稳定性骨折,需要即刻进行CT检查或磁共振(MRI)检查以及神经外科方面的检查以评估病情。
骨折愈合后的部位与骨折前比较可能变得更加强壮。因为愈合的过程经常生成一些新的骨质。
通常的骨科急诊包括:
1手上的第五掌骨骨折(拳击者的骨折)。
2锁骨骨折(儿童中最常见的骨折)。
3柯雷(Colles)骨折(腕关节的骨折)。
4骨盆骨折(经常导致内出血)。
5肩关节前脱位(需手法复位)。
6肩袖的损伤(肩部肌肉的炎症或断裂,禁忌做胳膊上抬和向上越过头的动作)。
7髋关节的骨折(造成腿的缩短畸形和向外旋转畸形)。
8踝关节外部的韧带拉伤(最常见的踝关节损伤)。
9肘关节的脱位(经常由于摔倒造成,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损伤到神经和血管)。
恢复期护理
大多数骨外伤病人不需要住院治疗,但需要骨科医生在受伤后短期内定期随访,直到受伤肢体的肿胀和疼痛开始缓解、消失。医生随访的内容包括:检查受伤的肢体、拍X射线等。一般经过保守治疗的病人恢复也比较好。
不能行走的病人可以借助轮椅或者是拐杖。病人在家里休息的时候,受伤的肢体应该抬高,将它放置于比心脏的水平高的位置,如:当一个人的腿受伤时,应该躺下抬高受伤的下肢,这样可以使积聚的组织液和血液回流而不至于瘀积于下肢引起肿胀。
比较严重的椎体骨折或脊椎骨折病人术后应该在医院住院几天或几周,待病情稳定之后,可以转移到康复中心,在那里继续呆上几周进行恢复。严重感染的开放性骨折(骨髓炎)则需要静脉使用抗生素1个月或者更长时间。
即使病人在骨骼受伤之后及时进行X射线检查,一些骨折也可能会被漏诊,所以在受伤后7~10天内,如果病人仍然感到疼痛,则需要去骨科接受进一步的检查。经常被漏诊的骨折包括:肘关节骨折(桡骨小头处)、足部骨折(长时间行走引起的)以及腕关节骨折(舟状骨骨折)。
再次提醒:千万不要挪动事故后颈部疼痛的伤员!尤其是冲击性的损伤!一定要等待经验丰富的急救人员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