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医院引入“袋鼠护理” 早产儿与妈妈可“亲密接触” - 健康之初


湘雅医院引入“袋鼠护理” 早产儿与妈妈可“亲密接触”

核心提示:以往,早产的宝宝通常只能呆在“生命岛”,无法和妈妈“亲密接触”。但如今,得益于“袋鼠护理”,家住长沙的年轻妈妈周女士,却可以每天都“抱一抱”她早产的孩子。

  在宝宝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妈妈就巴不得分分秒秒都和孩子在一起。然而,早产的宝宝,却通常只能呆在“生命岛”,无法和妈妈“亲密接触”。不过,家住长沙的年轻妈妈周女士,却可以每天都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生儿科44病室,“抱一抱”她早产的孩子瓜瓜。

  “袋鼠护理”让早产宝宝不再受困“生命岛”

  周女士的孩子瓜瓜是个28周的极早早产儿,出生体重仅900克,目前大部分时间仍旧只能呆在新生儿科监护室的温箱里。

  “今天是她出生24天,我能感觉到她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周女士说到。虽然目前小瓜瓜身上还接有很多的管路,呼吸还需要呼吸机的帮助,但看到小瓜瓜在自己的怀里安静地睡觉,周女士觉得“心里很踏实”。而各项临床监护数据也显示,瓜瓜目前生命体征平稳,呈好转趋势。

  “这得益于我们引入的‘袋鼠式护理’模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岳少杰教授表示,“对于一些早产儿,我们尝试着让孩子生命早期即和母亲进行一段时间的肌体接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配合孩子的治疗护理,以促进宝宝的尽快达到正常。当然这一护理模式也使我们工作量大大的增加,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精力”。

  “以前,这些早产儿是禁止和妈妈‘亲密接触’的,而只能呆在造价昂贵的‘生命岛’(模拟胎儿在子宫内环境的医学设备)中”。岳少杰教授表示,尽管这种诊治护理模式很成熟,且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没有那么大,但早产宝宝达到正常过程比较漫长,且早产儿恢复后与妈妈有一段时间的“距离感”。

  对早产儿治疗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岳少杰教授对此提出了大胆的想法,“我们想引入袋鼠式护理”。“袋鼠式护理”是指住院期间的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早期即开始同母亲在一起,并每天进行一段时间的皮肤接触,这种方式坚持到校正胎龄为40周时。

  “袋鼠护理”为早产宝宝的成长保驾护航

  袋鼠式护理的发明,是受自然界袋鼠的启发。袋鼠妈妈把宝宝放在自己的育儿袋内,既保暖又能刺激生长,还方便喂养。医学家据此发明了一种护理早产儿的新方法——袋鼠式护理法,最早起源于哥伦比亚,1983年是由雷及马丁尼医师首度提出,重点是宝宝与母亲肌肤相亲。临床结果显示,早产或出生时体重偏轻的新生儿通过这种护理法,能够降低感染率以及罹患严重疾病的几率,改善睡眠习惯,并降低体温过低的风险。

  事实上,袋鼠式护理模式在国际上已是一种成熟的模式,只是近年才传入中国。“患儿听到母亲的心跳、闻到妈妈的气味,减少了烦躁和焦虑,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保持婴儿各项生理指标的稳定性,使得早产儿的心跳和呼吸能够保持稳定,增进母子交流。由于同母亲的接近,可以减少患儿哭闹次数,有助于婴儿体重的增加。同时,由于极低、超低出生儿多为极早早产儿,肌张力较弱,用约束带适当的约束固定可帮助他们维持功能体位,有利于生命体征的平稳和成长。”岳少杰教授表示。(通讯员:武海亮)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