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研发如何告别“蜗”速时代? - 健康之初


人工耳蜗研发如何告别“蜗”速时代?

核心提示: 他们无法感受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他们无法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当我们聆听美妙音乐的时候,他们却只能沉寂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就是听力受损的听障者。随着人工耳蜗的问世,越来越多的听障者进入了有声世界。然而,近日,一则国产人工耳蜗克隆国外技术,并存在质量问题的报道,将人工耳蜗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他们无法感受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他们无法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当我们聆听美妙音乐的时候,他们却只能沉寂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就是听力受损的听障者。随着人工耳蜗的问世,越来越多的听障者进入了有声世界。然而,近日,一则国产人工耳蜗克隆国外技术,并存在质量问题的报道,将人工耳蜗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国内对人工耳蜗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外企业一直掌握着人工耳蜗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市场,8成左右的人工耳蜗产品都是国外品牌,国产人工耳蜗只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国内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一直扮演着“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有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介绍,虽然国内研究机构和企业在人工耳蜗领域的专利数量与国外企业的专利数量相差不大,但专利质量却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语言处理、产品材料、降噪处理等方面,国产人工耳蜗与国外产品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国产人工耳蜗凭借价格优势仍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若想与国外品牌抗衡,国内企业还应在人工耳蜗领域加强技术创新力度,以产品品质抢占市场。

  国内产品引发质疑 企业声称自主研发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王正敏被他的学生举报“学术剽窃”,并质疑由他领衔研发的我国第一款人工耳蜗是“克隆”国外产品。

  据一位曾参与国内人工耳蜗研发的工程师介绍,国内在人工耳蜗领域的研发起步较晚,和国外产品在软件编程、硬件设计上存在很多不同。国外公司生产的人工耳蜗使用的是高成本的专用电路,产品体积小,采用“耳背式”佩戴方式;而王正敏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发的第一代国产人工耳蜗使用的是通用电路,采用“体配式”的佩戴方式,听障人需要将其挂在身上。国产人工耳蜗研发成功后,科研团队便针对相关技术提交了专利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光电技术发明审查部医疗仪器处审查员王金晶对人工耳蜗领域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后发现,复旦大学在人工耳蜗领域提交了6件专利申请;王正敏则在该领域提交了4件专利申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4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将人工耳蜗技术转让给了海南海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南海药)。随后,海南海药组建了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力声特),自此,国产人工耳蜗走上了产业化道路。

  为了回应公众的质疑,海南海药在发布的公告中表示,上海力声特通过技术转让获得的人工耳蜗技术是公司进行研发的初始基础,属于原理样机技术。上海力声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技术和工艺改进,重新设计了植入体植入芯片、植入电极、体外机硬件电路,并在软件编码策略、电极封装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此外,上海力声特还制定了国内第一个人工耳蜗技术标准。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