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视网膜让盲者见到光明 - 健康之初


仿生视网膜让盲者见到光明

核心提示:研究人员迄今共对3名患者进行了前期可行性试验,这些试验得到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患者在试验中佩戴着装有微型摄像机的眼镜,摄像机捕捉到的图像先传给植入患者耳后的无线接收装置,随后转发给仿生视网膜,通过电极作用将原始的图像还原。


  在植入了微小的仿生视网膜之后,3位失明患者不仅看到了明灭或者移动的光点,甚至还成功地用眼睛区别出杯子和盘子。这是近日在美国视觉和眼科学协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最新进展。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会上介绍说,他们研制的仿生视网膜薄片面积仅为4×5毫米,相当于人眼正常视网膜的约三分之一。它由硅酮和铂材料制成,上面有16个电极,植入后可附着在天然视网膜上,其工作原理是用电信号刺激患者还未完全丧失功能的视网膜细胞,将视觉信息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从而部分恢复视力。

  研究人员迄今共对3名患者进行了前期可行性试验,这些试验得到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患者在试验中佩戴着装有微型摄像机的眼镜,摄像机捕捉到的图像先传给植入患者耳后的无线接收装置,随后转发给仿生视网膜,通过电极作用将原始的图像还原。

  色素性视网膜炎等会使一些老年人的视网膜受损,并有可能造成患者失明。仿生视网膜主要用于治疗此类患者。但研究人员说,这一技术经改进后,将来也许还可以造福那些生来就看不见这个世界的盲人。

  小编推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展史》——胎儿早期视网膜发育玻璃体动脉与脉络膜供给营养。胚胎100mm时,玻璃体血管穿过视盘,同时有小分支自视盘伸周边视网膜。初时仅见于神经纤维层,晚期始达深层。正常胎儿在6~7个月时血管增生显著……详情请点击查看


更多眼科最新资讯,请关注39眼科频道——中国第一眼科疾病门户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