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哭泣小心缺血性眼底病
缺血性眼底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眼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主要是对视力、视野的损害,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晨起突然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遮挡。
眼部缺血的主要病因是因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常见合并症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脉管炎等病变。
引起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于一支或数支后短睫状动脉阻塞或灌注不足,使视乳突及后巩膜筛板前后视神经全部或部分失去血供而致。引起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中央动脉或分支动脉的痉挛、阻塞使视网膜神经上皮内层血供中断,引起急性缺血而致。从以上病因不难看出不论是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还是视网膜动脉阻塞,其基本发病机制都是小动脉的痉挛或阻塞。
老年人经常悲伤哭泣容易患缺血性眼底病吗?
因为老年人经常悲伤哭泣,情绪压抑,体内血浆中儿茶酚胺水平就会升高,儿茶酚胺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引起小动脉的收缩和痉挛,这样长期下去,就会引起眼底视盘周围的小动脉的收缩和痉挛,从而导致缺血性眼底病的发生。因此,经常悲伤哭泣是引起缺血性眼底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如何预防和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呢?
首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要保持心情舒畅,要用一个乐观的态度对待晚年生活,保持良好的生活情趣。遇到困难和挫折,要多与家人、朋友商量,不要闷在心里。第二,要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原发性疾病。第三,一旦发病要及时进行治疗。
目前对本病的治疗都有哪些方法呢?
西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包括:
1.对症治疗,如视乳突水肿时给予激素治疗以减轻视乳突水肿。
2.营养支持疗法,如给予微循环改善药物、神经营养剂等治疗。
3.手术治疗,如微动脉减压术等。祖国医学对本病也有充分认识,称本病为目系暴盲,其病因病机为肝气不舒或阴虚阳亢、气血逆乱脉络瘀阻,目窍失养,神光不得发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