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大、泪汪汪未必是好事!小心青光眼 - 健康之初


孩子眼大、泪汪汪未必是好事!小心青光眼

核心提示:青光眼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导致病理性眼压升高,引起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视力下降,如不及时治疗,最终可导致失明的眼病。

  婴幼儿出现怕光、流泪,黑眼睛发白无光泽时,孩子有可能患了先天性青光眼

  激素型青光眼患者常见于爱用眼药水的青少年儿童身上

  先天性青光眼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药物治疗仅用于术前的准备阶段或术后短期补充使用

  小张的宝宝出生后,两只眼睛又黑又大,泪汪汪的样子让大家非常怜爱,可随着孩子的长大,家人发现宝宝的黑眼睛越来越大,并且出现畏光流泪的现象,小张觉得不对劲带着孩子来到眼科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后医生告诉小张,宝宝其实是患了先天性青光眼。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正式成立青光眼诊疗中心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刘奕志讲话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介绍青光眼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表示,先天性青光眼是指由于房角结构先天异常而致房水排出障碍所引起的青光眼,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分为婴幼儿型青光眼、青少年型青光眼,此类青光眼由于治疗复杂,需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据悉,为了使青光眼的治疗更为标准化、一体化,推动我国青光眼治疗临床研究,昨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正式成立青光眼诊疗中心。

  小孩怕光、爱流眼泪 小心背后“隐藏”先天性青光眼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6700万青光眼患者,估计有520万~670万人因此而致盲。青光眼是一种可以导致不可逆性视力丧失的进行性眼病,是全球第二位致盲性眼病。目前在发达国家有一半的青光眼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而在发展中国家中则超过90%的青光眼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一无所知,葛坚教授表示,特别是先天性青光眼,常被家长忽视,造成视神经不可逆性损害导致大量盲童和低视力儿的产生。

  葛坚介绍道,先天性青光眼的患者在出生时就已经存在眼部异常,典型表现为“牛眼”,主要症状为怕光、不愿睁眼、眼黑增大、眼黑发白、流泪,如有上述情况,应及早到医院就诊检查来明确诊断。“先天性青光眼,家族遗传因素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直系家属中有青光眼病史,那么生下的小孩最好查查眼压。”

  滥用激素眼药水成诱发青少年青光眼主因

  近视每年加深100度要排查

  “少年儿童型青光眼经常会被误诊或漏诊。90%以上小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详细检查才诊断为青光眼。”葛坚说。

  近年来,青少年患青光眼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很多都曾长时间擅自使用含激素的眼药水。“我们曾接诊过一个五岁的患者,由于之前患上卡他性结膜炎,用含激素的眼药水治疗,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滥用天天点,最后引发青光眼”葛坚教授提醒,非专科医生指导下,青少年切勿自行购买处方类眼药水,仅可自行选择包装标明“OTC”的非处方类眼药水使用。

  此外,如青少年每年加深100度以上、易有眼疲劳表现、验光视力不提高者,应该做眼科的系统检查以排除青光眼的可能。

  抗青光眼手术是先天性青光眼的首选治疗

  抗青光眼手术是先天性青光眼的首选治疗,一般出生后发病的婴幼儿型青光眼若及时手术,成功率可达80%;如果延误治疗,比如2岁后才手术,即使眼压控制,也会产生难以逆转的并发症;青少年型青光眼的手术较婴幼儿型略差。需要说明的是,与成人不同,婴幼儿抗青光眼手术极其精致复杂,一方面是患儿眼球尚未发育完全,另一方面是由于高眼压使眼球扩大变形,解剖结构紊乱,需要较高的手术技术和设备。

  抗青光眼术后不是一劳永逸的,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定期测量眼压,检查眼底和视野,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或再次手术。抗青光眼药物种类很多,如前列腺素类、b受体阻滞剂、缩瞳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根据病情可以选择1种或2至3种不同类型的药物联合治疗,治疗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且要经常进行眼压监测,以保证用药安全性。

  但不管接受哪一种治疗,都不能保证眼压能够永久控制。同时,各种青光眼的治疗可能会有副作用和并发症,因此,患者必须在定期回医院进行检查和处理,发生并发症时及时处理,医生也可以根据眼压的变化及其对视神经的影响来调整治疗方案,以有效保护视功能。

  青光眼术后别大补 饮食要清淡

  青光眼手术后,护理同样重要,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黄文敏护士长表示,一般来说,青光眼患者不需要忌口,但要合理饮食。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可能与视神经的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因此,饮食清淡些为好,要避免高脂肪、高糖等食物,勿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不要吃容易口渴的油炸食物。(通讯员:魏春福)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