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贫血疲劳?小心骨髓化生不良 - 健康之初


易贫血疲劳?小心骨髓化生不良

核心提示: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是一种骨髓造血系统的疾病,表现为造血功能异常,可以说是急性血癌的前驱病变。早期症状最常见的为贫血,通常会有疲劳、倦怠、虚弱、头晕、胸闷易喘、运动后容易累、精神不容易集中等表现。

  中年以后,贫血、出血、或是倦怠,千万别当小事,很可能是造血系统拉警报!医师指出,面对上述症状,即便是年轻人也应不可轻忽,门诊观察发现,不少人把贫血、疲劳视为正常老化现象,只当吃的不够营养,长期拖延,等到一脸苍白就医时,抽血一验竟是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离急性白血病(俗称急性血癌)仅一步之遥。

  每年10月25日是“MDS世界关怀日”,台湾血液病学会秘书长暨台大医院检验医学部、内科部周文坚医师表示,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是一种骨髓造血系统的疾病,由于细胞老化与基因突变等原因,使骨髓干细胞无法正常分化,导致造血功能异常。

  骨髓干细胞 前驱癌病变

  其致病机转是一种造血系统的癌症,也可以说是急性血癌的前驱病变。依疾病严重度而异,高危险族群快则八个月后,有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为急性白血病,陷入致命危机。

  台大医院门诊曾收治1名63岁的高姓驾驶,曾于去年初开始出现脸色苍白、手指无血色、不明原因疲劳等症状,且曾好几次因贫血晕倒发生车祸意外,后经血液科医师诊断,没想到是“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惹祸。所幸经过输血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目前已恢复正常生活。

  台成干细胞治疗中心、台大医院血液科李启诚医师强调,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好发于男性(男女比为1.7:1)以及60岁以上的中高龄人口。年纪越大,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发病率越高。门诊中,偶尔也会有年轻族群或儿童发病。

  倦怠又贫血 症状不明显

  早期症状最常见的为贫血,通常会有疲劳、倦怠、虚弱、头晕、胸闷易喘、运动后容易累、精神不容易集中等表现,其次则为发烧感染、皮下瘀青(瘀血)、紫斑、血尿、黑便或血便等,由于症状不易察觉,往往患者等到出现严重贫血、出血时才就诊,此时恐已恶化,甚至转化成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治疗方面,需考量疾病严重度与病人体力状态,患者若属轻度风险者仅需定期观察,给予输血、血球生长因子、抗生素治疗感染症等支持性疗法,惟建议若有定期输血者,应同步进行排铁治疗,以免增加铁过量并发症风险,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心衰竭,目前已有比较方便的口服排铁剂,可免除注射之苦。

  迷你造血干细胞移植 唯一选项

  临床上,较严重者则须考虑施打去甲基药物,以减缓疾病进展为急性白血病的机会。而目前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的唯一选项,但年龄较大或身体状况不佳的病友,可以考虑接受目前技术已日臻成熟的“迷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增加根治的机会,建议患者可与专科医师讨论,审慎评估。

  医师小叮咛:上了年纪的银发族,务必重视身体发出之警讯,唯有提高警觉,定期健康检查,才能尽早发现及早治疗。即便罹患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也勿过度恐慌与忧虑,事实上,目前的治疗方式多种,且已有相当大的进展,只要配合医师治疗,仍可能战胜血液疾病,共创幸福人生。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