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天气转冷谨防面瘫 - 健康之初


秋冬天气转冷谨防面瘫

核心提示:面瘫在临床上被称为“面神经炎”或“贝尔氏麻痹”,也被老百姓俗称为“歪嘴巴”“吊线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面瘫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口歪眼斜,大部分的患者为此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严重者甚至连味觉、听力都会受到影响。

    近日,香港明星官恩娜出席活动拍照时表情僵硬,哭笑不得。有记者采访得知,她是受一种名叫贝尔氏麻痹症的疾病所困扰,半边脸肌肉麻痹,进食困难,一只眼睛也很难闭合,这种“毁容病”就是我们常说的“面瘫”。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耳鼻喉科的专家提醒,寒露过后,天气逐渐变冷,面瘫病人激增,且以中青年居多,应注意防范。

  天气寒冷易发面瘫

  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包烨华说,面瘫在临床上被称为“面神经炎”或“贝尔氏麻痹”,也被老百姓俗称为“歪嘴巴”“吊线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面瘫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口歪眼斜,大部分的患者为此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严重者甚至连味觉、听力都会受到影响。

  包烨华提醒大家,现在是面瘫的高发季。天气转冷,人易吹风受凉,加上病毒感染、劳累过度、压力过大等原因,极易发生面瘫。中医认为,人体过度疲劳,再受风邪侵袭,影响气血运行,易导致经络失和,造成口眼歪斜。

  另外,还有因注射肉毒素诱发的面瘫患者。肉毒素是肉毒杆菌在繁殖时分泌的一种有毒性蛋白质,因为它能阻断神经向肌肉发送的运动信号而松解肌肉,所以用于除皱、瘦脸,但使用过度或注射位置、深度不对,就可能产生副作用,导致面神经受损,出现面部肌肉僵硬、脸颊不对称等面瘫症状。

  治面瘫千万别试偏方

  嘴上挂金戒指、脸上涂黄鳝血、画墨汁、贴膏药……不少市民得了面瘫,会想到用一些民间的偏方,但是这些偏方由于不得法,往往徒劳无功,甚至加重病情。

  近日,42 岁的袁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跌跌撞撞地来到耳鼻喉科。她说,前阵子得了面瘫,听老人说可以用偏方化解,随后用偏方进行自我治疗,拿一枚金戒指挂在患侧嘴角,用墨汁涂脸,甚至还强忍腥臭味,将黄鳝血涂在脸上,最后导致皮肤出现严重过敏,起了很多水泡。

  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陈志凌说,病人到医院时,已经走路不稳,听力下降,这说明其感觉功能已经失衡。耳朵上出现带状疱疹,说明她的面部神经发炎已相当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变成永久性面瘫。病人当即被要求住院治疗,经过药物、针灸等一个星期的治疗,袁女士嘴巴不歪了,头晕、走路不稳、带状疱疹等症状也渐渐好转。

  陈志凌提醒大家,如果感觉到耳后疼痛,又有受凉史,应引起重视,这可能是发病信号,尤其是体质较弱的人。发生面瘫后,患者应注意休息,减少外出,避风寒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洗脸、洗澡以温水为宜。

  面瘫防治要趁早

  防止面瘫最好的办法是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保证饮食均衡与睡眠充足,并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秋冬季节,天气渐冷,是面部神经麻痹症的高发期,平日里更要注意保证充足休息,适当锻炼,尤其对于抵抗力弱的老人、小孩来说更是如此。还要注意保暖,开车或坐车时,最好不要摇下车窗。另外,疲劳时或洗浴后,不要受风,要尽量做到避风睡觉。

  陈志凌介绍,做七步面部保健操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且对已经发病的患者可起到治疗作用。方法如下:

  第一步抬眉运动,用于检查额枕肌的运动功能。重度患者额部平坦,皱纹消失或明显变浅,眉目外侧明显下垂。

  第二步皱眉,用于检查皱眉肌是否能运动,观察两侧眉运动幅度是否一致。

  第三步闭眼,闭眼时应注意患侧有无提口角现象,患侧能否闭严及闭合的程度。

  第四步耸鼻,注意观察两侧鼻肌是否有皱纹,两侧上唇运动幅度是否相同。

  第五步示齿,注意观察两侧口角运动幅度,口裂是否变形,上下牙齿暴露的数目及高度。

  第六步努嘴,注意观察口角两侧至人中的距离是否相同,努嘴的形状是否对称。

  第七步鼓腮,主要检查口轮匝肌的运动功能。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