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冬天睡不醒 “祸”因脑供血不足 - 健康之初


老年人冬天睡不醒 “祸”因脑供血不足

核心提示:冬天一到,不少老年人会出现整天睡不醒、无精打采,有时甚至有头晕的症状,专家表示,一旦有上列症状就应该考虑是否患上了慢性脑供血不足,特别是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危人群,每年最好常规做颈动脉超声检查,防止脑供血不足的危害发生。

  冬天一到,不少老年人会出现整天睡不醒、无精打采,有时甚至有头晕的症状,专家表示,一旦有上列症状就应该考虑是否患上了慢性脑供血不足,特别是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危人群,每年最好常规做颈动脉超声检查,防止脑供血不足的危害发生。

  三大原因导致老人易发生脑供血不足

  据统计,约三分之二的中老年人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专家介绍,主要由于老年人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且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下降,只要供血系统发生轻微的变化,就会明显影响脑血流量。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能力也立即降低。慢性脑供血不足可引发脑缺血缺氧,使脑实质发生广泛弥散性病变,脑的整合机能就会明显受损。

  专家表示,有三类人最易发生脑供血不足现象,第一类是动脉粥样硬化人群;第二类是血压高或者血压太低的人群,因为会造成的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缓慢及血液成分的改变,从而导致脑供血不足,第三类是颈椎病人群。

  警惕脑供血不足的报警信号

  专家表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有很多,临床上最多见的症状有四类。

  一是头晕头痛,如头昏沉、头脑不清楚、头胀痛、头闷痛、头晕目花、头晕耳聋;

  二是失眠或嗜睡,如失眠多梦、眠浅易醒,或整日昏昏欲睡、饭后犯困;

  三是记忆力减退,如新近发生的事却记不清,常用的电话号码、熟悉的人名记不起来;

  四是性格变化,如变得孤僻、沉默寡言、心烦易怒、固执自私等。

  对临床上疑似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还应做进一步的检测,如进行脑血管彩超、脑血流量评估等,以鉴别病因和病类。

  防治脑供血不足要趁早

  一般来说,药物治疗的原则包括扩张血管、控制血压、改善脑血流循环、抗凝溶栓、抗脑水肿、活血化瘀、改善脑代谢及保护神经细胞几方面。专家表示,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最好要注意劳逸结合,此外注意控制体重以吃七八成饱为宜,可在睡前喝一杯水,这样可以防止血黏稠。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