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自杀 产后抑郁需警惕 - 健康之初


新妈妈自杀 产后抑郁需警惕

核心提示:产后抑郁的现象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是很多家人对产后抑郁的认识依旧不够,因而可能由于抑郁而引发自杀悲剧。产后抑郁有哪些症状可以捕捉,又该如何预防呢?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年仅26岁的新妈妈刘芸(化名)丢下出生仅仅5天的儿子,从高楼跳下身亡。生前,她曾在QQ上给好友留言,自觉自己带不好孩子,还难以与家人沟通,生活处于一片灰暗中。事实上,在刘芸自杀前,她表现出很多产后抑郁的征兆,只是家人对此病并不了解,完全忽视了产妇情绪,造成了意想不到的结局。

  临床上,产后抑郁症的病例已很常见,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全球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是17%,但依旧有许多尚未被发现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存在。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产后抑郁的不了解及不重视。很多产妇在生产过后会变得情绪焦躁、心理脆弱、郁郁寡欢,家人只当是太累,也不会特意留心。

  有数据表明,一半以上的新妈妈在产后1~2周内有产后抑郁症的症状。但多数会在2周或1个月后,长者可延续到3~6个月后逐渐减轻消失,而症状严重的产妇,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纾解,可能产生自残、自伤或伤害婴儿的倾向。

  育儿在外人看来本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可是为什么还会出现产后抑郁这样的疾病呢?

  产后抑郁症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现代研究表明,产后抑郁与产后母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有着重要的联系。孕期,母体孕激素和雌激素上升用以保护胎儿健康发育,而产后七十二小时之内,激素水平会出现大幅下降。激素的快速而强烈的变化,会引发比青春期、更年期更为激烈的情绪变化,如头疼、轻微忧郁、无法入睡、容易掉发、手足无措等症状,这就是所谓的“产后忧郁症”。

  这种变化是不是意味着每个产妇都患有产后抑郁?专家表示,激素水平变化只是一个诱因,除生理因素外,心理及环境因素也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例如,产妇自身的个性与自我调节能力、夫妻关系不融洽、婆媳关系不融洽、重男轻女、家庭经济紧张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产妇抑郁症的发生。

  常抱怨生活无味或为产后抑郁

  作为与产妇关系最为密切的丈夫及家人该如何及早捕捉产后抑郁的蛛丝马迹呢?事实上,家人只需留心观察就能避免不可挽回的后果。例如,严重的疲劳失眠及食欲不振或者反极端的暴饮暴食;性情大变、脾气异常暴躁;生活无激情,对事物失去兴趣,常常抱怨生活无味;自觉什么都做不好,有自卑情绪;还会出现总是疑心自己得了其他疾病等表现。

  及早适应新妈妈角色有助于缓减产后抑郁

  发现产妇有产后抑郁时,产妇自身及家人需要及时做好调节,防止抑郁向恶性发展。

  对孕妇自身而言,需要有一个更加开放的坏境去释放自己,可以多与别人交流,外出呼吸新鲜空气,适当做一些运动,也有助于调理身心。此外,在心理上,要让自己适应新妈妈的身份,学习一些新生儿护理经验,从善如流地处理婴儿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助于基于产妇心理上的自信与支持。

  对于丈夫及家人而言,需要多多照顾产妇的情绪,给予产妇更多的交流与关注,避免争吵引发的情绪波动,创造温馨而和谐的家庭环境,莫为小事而不断争执,有助于产妇稳定本就不安的情绪现状。

  当然,必要时需要请专业人员进行心理上的干预,甚至给予药物治疗,但在药物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母乳喂养。

  健康之初推荐阅读:

  【久坐不动 产后易患“拇指病”】

  【正确预防产后风湿 学做健康新妈妈 】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