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孤独症儿童有龋齿 - 健康之初


八成孤独症儿童有龋齿

核心提示:孤独症孩子也和普通孩子一样会长大、会长高,也有着许多和普通孩子一样的困扰,比如龋齿。而且他们的牙齿问题往往比普通孩子更为严重。

  天上的星星,看得见却无法亲近。孤独症,又称自闭症,这些患儿也和星星一样,孤独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他们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尽管无法正常与外界沟通,但孤独症孩子也和普通孩子一样会长大、会长高,也有着许多和普通孩子一样的困扰,比如龋齿。而且他们的牙齿问题往往比普通孩子更为严重。

  发病易:八成孤独症儿童有龋齿

  口腔细菌是龋齿生长的温床,各类充满诱惑的甜食更是源源不断地为龋齿的生长提供养料。目前,我国儿童口腔健康的现状是高龋坏率、低充填率,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五岁以下幼儿龋齿患病率为66%。

  “我们国家暂时没有针对孤独症孩子龋齿发生率的大规模调查,但国外研究显示,孤独症儿童患龋率超过普通儿童近20个百分点,以此推算,0~5岁孤独症儿童患龋率高达80%甚至更多。”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医师夏斌介绍。

  孤独症孩子的家长往往将绝大多数的精力、财力用于帮助孩子融入社会、学会与人交流等康复治疗上面,对口腔健康的关注相应就会减少许多,等到发现牙齿问题时就已经非常严重了。此外,很多家长都存在对孩子行为管理方面的误区,经常以食物作为诱导来培养孩子的某些能力,比如孩子完成了一项训练就给孩子一块糖作为奖励。虽然孩子当时可能会有明显的行为改善,但长此以往就会营造一个非常有利于龋齿发生的环境。

  孤独症的孩子本身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沟通障碍,多数由家长协助刷牙,如果刷牙时出现抵抗情绪,很多家长都会不了了之,觉得暂时不刷牙也没什么。时间长了,即使孩子的牙齿出现疼痛症状,他们也没法及时顺利的跟家长说明情况,多是表现为烦躁、易怒。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龋齿的发生率升高。

  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质量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口腔保健作为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加强口腔保健更有助于孤独症儿童生活的“正常化”。

  看病难:正常问诊难以进行

  龋齿的治疗技术已经非常明确,也并不是难题,最难的反而是最常规的问诊环节。“他们的诊疗过程比一般儿童更为复杂,诊疗前很多孤独症患儿不能与医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而且他们更容易对陌生环境产生恐惧不适,因此,需要医生更耐心的尝试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缓解其紧张情绪,并通过家长了解孩子日常口腔疾病的表现。术后也需要不断向家长交代注意事项。”夏斌医生说。

  如果是普通孩子过来看龋病,一般医生通过问诊和CT检查,就能准确判断出孩子的病情,并且提前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但由于孤独症儿童的不配合,治疗难度必然会大大增加。

  “我们接诊过不少孤独症孩子,你问他哪颗牙齿疼或者不舒服,孩子几乎完全无法正常交流。曾经有个孩子已经十岁了,经常牙疼,吃不了东西也没法睡觉,他的爸爸和特殊教育老师一起带着他过来看牙,但是只要别人一碰他,他就表现出极度的恐惧,最后加上医生和护士四个人一起劝导,才勉强观察到了一点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医师秦满分享了一个门诊案例。

  面对孤独症患儿,医生只能凭借肉眼短暂的观察来对病情做基础判断,等到手术时才能全面观察到口腔情况,当即制定治疗方案。因此,这对于医生的专业能力也有非常高的要求。

  特殊治:睡一觉无痛治好坏牙

  过去,这些孤独症患儿只能在强行束缚下进行治疗,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协助固定患儿,并且强制其开口,场面惨烈如“打仗”一般,家长医生看着孩子受罪都不忍心。而且如果治疗过程中他们出现抗拒反应,就很容易出现口腔软硬组织损伤。对患儿的束缚也会对其造成心理伤害,患儿和家长都很难接受。

  “现在的全麻手术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夏斌介绍说,全麻手术并不是只适用于孤独症患儿,如果是正常孩子对治疗非常恐惧,也可以采用全麻手术,术后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即可。

  孤独症患儿苏醒后如果明显感觉到自己口腔与以往的差异,很可能出现哭闹等抵触情绪,这也要求医生在进行治疗时尽量修复成与患儿过去相似的口腔环境。

  北大口腔医院儿童口腔门诊现在有三个全麻诊室和一个复苏室,是我国配置最完善,规模最大的儿童口腔医学专业科室。而且开展时间早,在1999年就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全身麻醉下口腔治疗,目前已经为数千名患儿完成了全麻下牙病治疗。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