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儿除秋燥,关键是要补足水
引起秋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空气过于干燥引起,使身体缺水。传统医学认为,养肺可以驱走燥邪。为了防止宝宝被燥邪侵扰,妈妈要比其他季节更注意让宝宝喝水以保持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让宝宝直接从呼吸道摄入水分:
即把热水倒入杯子里,让宝宝的鼻孔对着杯子,让水蒸气吸入呼吸道,进入肺部,使上下呼吸道黏膜不再干燥。每次吸入10分钟左右,早晚各做1次。
给宝宝多洗澡:
传统医学把皮毛比喻为肺的屏障,秋燥最先伤及皮毛进而伤肺。多洗澡有利于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肺脏与皮肤保持气血通畅,使肺得到滋润。
多给宝宝喝水:
不要一下子喝进去很多,这样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不良作用,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用的方式。白开水是最好的,不要喝添加了很多色素、香精、甜味剂的各种饮料,高糖分反而会使身体里更加缺水。
秋燥在小儿可以表现为鼻塞、口干、阵发性咳嗽,甚至发热等一系列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也可以没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仅仅出现一些咽喉干燥、嘴唇干裂、鼻燥衄血、大便干燥等。
预防小儿干燥症的关键是要补足水,如,可多吃些含水分高的水果,如生萝卜、梨、番茄、香蕉、百合等等;也可适当多饮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饮品。要尽量少吃过咸、过甜,或者一些烧烤食品,以免引起阴津进一步耗竭,徒生内热内燥。
当然还要让居住环境保持适当的湿度。比如在卧室内放一盆清水或者在地面上适当洒些水。此外,在秋季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定时作息的习惯,不能过度娱乐或熬夜。
对于已经有干燥症表现的儿童,可以选择以下几则验方来除燥。如有咽干疼痛、口唇裂开的孩子,可用红萝卜加上马蹄、杏仁、蜜枣及两片陈皮煲约3小时饮用。一般饮用两三小时后,咽干症状即可减轻。对于燥咳排痰不利的小儿,可试饮马蹄雪梨汁:取马蹄250克,白糖250克。将马蹄去皮,切成薄片;梨肉切成长薄片,一同用洁净纱布绞挤汁液,将汁液用凉开水稀释,加白糖,拌匀即成,可清热化痰。
秋燥食疗应紧扣两个字“润”和“水”。
温燥初起时多吃水果和汤水;凉燥初起时应多喝姜糖水,以除寒气。
采用饮水的方法补水在秋季尤其重要,建议每天最好喝3~4杯开水。有条件者可以采用“五一二”法:“五一”的意思是5个1杯,即早晨起床后喝1杯白开水,早餐时喝1杯豆浆,午餐时喝1碗汤,晚餐时喝1碗粥,睡前半小时喝1杯牛奶;“二”的意思是上下午各喝两杯茶。
其次多选择一些寒凉多汁的蔬菜水果。如:梨、苹果、葡萄、荸荠、甘蔗、柑橘、香蕉、大枣及黄瓜、西红柿、冬瓜、百合、白萝卜、胡萝卜、绿叶蔬菜等,这不但有利于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的补充,还能够增加水分的摄入。
在保证食物多样化的前提下,尽量少吃辛辣食物,不喝白酒,更不宜吃烧烤食品。油炸、肥腻食物也会加重秋燥,要少吃。
点击进入精彩育儿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