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接种前需要分辨的情况 - 健康之初


宝宝接种前需要分辨的情况

核心提示:有时赶上接种疫苗刚好和其他病偶合的情况,只有仔细地观察和分析才可鉴别。万万不可以看到接种后发热就只想到接种反应,遗漏了原发病造成误诊。

  有时赶上接种疫苗刚好和其他病偶合的情况,只有仔细地观察和分析才可鉴别。万万不可以看到接种后发热就只想到接种反应,遗漏了原发病造成误诊。

  那么,是不是接种了疫苗,就万无一失了呢?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为了使疫苗安全,生产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或细菌都被灭活或减毒,没有一种疫苗的保护率是100%,大多数常规使用的疫苗保护率在85%~95%左右。而且由于个体差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目前,凡是被列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后的保护率多数能达到90%以上。因此,绝大多数儿童只要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大多可获得保护。

  国家卫生部为了确保儿童免疫接种效果,要求各地进行疫苗免疫成功监测,即通过采集极少量的血液,检测特异性抗体,根据抗体水平判断是否获得了保护。

  如出现免疫不成功的情况,可补种相应疫苗。但只有少数儿童可能有幸被选为监测对象。 安全的预防接种要做到安全的预防接种,接种前要注意以下几点:

  疾病期不应注射疫苗

  发热、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和恢复期、重症慢性疾病的发作期均不能接种疫苗。待身体完全恢复或在慢性疾病的稳定期,视机体健康状况确定是否接种。

  过敏体质者慎用疫苗

  对疫苗中的某些成分有明确过敏史,或既往接种某种疫苗有过敏史的人,应禁用同一种疫苗。

  出现下列情况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1.一般来说正在发热的宝宝不宜进行预防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2.有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的宝宝,或有慢性病正在发作的宝宝也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3.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

  4.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5.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活动性结核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6.正在腹泻的宝宝,患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不宜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必须待病好后两周,方可服用。

  7.有严重过敏史的宝宝不宜接种。

  8.腋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儿童,不宜接种。

  9. 患局部皮肤感染、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等疾病的儿童不宜接种,须待皮肤病痊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精心呵护接种疫苗后的宝宝

  1.接种后在医院或防疫站观察15-30分钟;

  2.注射疫苗当天不要洗澡;

  3.疫苗都有抗原,要预防宝宝发烧,给宝宝多喝白开水;

  4.一些加入吸附剂的疫苗容易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家长可用热毛巾对红肿的地方进行热敷;

  5.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后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6.密切关注宝宝,看有无异常的发烧,注射地方有无异常反应。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