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与遗传5问
每到寒暑假的时候,眼科医院的视光学门诊就特别繁忙,因为孩子们不再每天上幼儿园,一些视力不大好的孩子被家长带着,利用这个时间到眼科医院做检查。所以,寒暑假是眼科医院的“旺季”。
作为眼科医生,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家长提出的咨询问题,概括起来有如下5种。
第一问: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
近视眼的形成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即遗传,外因则是环境。可以肯定地说,遗传因素在近视眼的发生中占主要地位,起码要占约65%,而环境因素在近视眼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约占35%。
说到这里,有家长会认为:既然近视主要是遗传造成的,那后天干预的效果会不会很有限?其实不然,环境因素对近视眼的发生、发展绝对起到杠杆作用。比如,早在学龄前儿童时期,就有很多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离屏幕过近,这样很容易促使发生近视眼,因为幼儿的眼球尚未发育成熟,长久而紧张地使用,是近视眼形成和度数加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除遗传因素外。越是小的孩子,越要注意保护眼睛,以便消除那35%的近视眼发生率,降低和控制65%的遗传近视。
第二问:近视眼有哪些类型?
近视眼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生理性近视,一种是病理性近视。
如果一个人的眼睛前后直径长一些。就会成为近视眼。这种生理性差异导致的近视眼并不属于疾病,因为它能够通过矫正视力达到正常标准,而且孩子随着身体发育完成,其近视也基本不再发展,对全身的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病理性近视属于真正的遗传性眼病。这种近视眼发生较早,一般在4—5岁就可能发生,而且眼底检查有特征性改变。最主要的是,这种近视眼的度数呈“进行性加深”,往往刚到学龄期,近视眼的度数就达到或超过了600度,而且这种近视眼是终身发展变化的,随着年龄增长,近视眼的程度也越加严重,甚至还容易并发其他眼病。病理性近视眼的遗传度高达90%以上,所幸这种情况只占很小的比例。
健康之初(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