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呵护宝宝的牙齿 - 健康之初


全面呵护宝宝的牙齿

核心提示:根据近年来有关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儿童乳牙发病率从1岁以后呈上升趋势,特别到了五六岁左右,也就是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乳牙发病率达到高峰,为78%左右。这个数据就是说当您走进一个幼儿园的大班班级,有近4/5的孩子有坏牙,许多还坏了好几个,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是难以想像的。

  专家指出相对于90年代以前90%的发病率来说,现在我国儿童的乳牙发病率已经有所下降,但是,这个78%的绝对值仍然是非常高的,孩子的牙齿问题没有解决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乳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为什么乳牙发病率那么高?

  专家解释,首先这是由儿童乳牙的结构所决定的:儿童乳牙的有机含量较高,含钙量不高,抗龋能力较弱。这个问题可以用国际上已经通行30多年的窝沟封闭术来解决,可是,相信不少家长可能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词。

  其次,是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给孩子吃含糖量高的食物,粘在牙齿上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不少家长知道不能给孩子吃太多糖果和巧克力,但是您知道吗,饼干还有蛋糕等零食,它们的含糖量也非常高。最怕的就是那些一直在吃零食的孩子,如果孩子一下子吃一整盒的巧克力,吃完了漱漱口刷刷牙也不会有大问题,就是那些这会儿吃一点、那会儿吃一点的孩子,不知不觉,牙齿上就粘满了糖。

  还有就是儿童的自我清洁能力差,口腔清洁跟不上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据调查,虽然很多人知道可以用指套帮助还不会刷牙的小宝宝清洁口腔,但是真正使用指套的家长却很少。孩子到了3岁,可以学着自己刷牙,但父母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

  您知道窝沟封闭术吗?

  乳牙用来咀嚼食物的这个面有沟沟槽槽,叫咬 面,是特别容易发病的地方。乳牙四周光滑的那个面就叫光滑面。统计数据表明,咬 面和光滑面的发病比率约为9:1。上海的牙防工作开展得较好,但也接近7:1。可见,大多数的乳牙发病是集中在这个沟槽多、容易留下食物残渣的咬 面。

  国际上70年代就开始用窝沟封闭术来对付这个问题来了。因为幼儿刚萌出的牙齿抗龋能力差,所以用一种高分子技术来充填牙齿的沟隙,用一层“膜”来保护幼弱的牙齿,帮助乳牙度过龋齿的高发期。

  但是,据调查,在上海,接受窝沟封闭术的孩子还不到10%,这种情况令许多专业牙医担忧。在中国,成年人最容易忽视的健康问题就是牙齿问题,很多家长认为反正乳牙是要被恒牙替代的,坏了也无所谓。其实,乳牙好,能伴随孩子度过美好的童年生活,它们的作用可大了。

  您会选择含氟牙膏吗?

  光滑面的防病措施主要是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但是,过量的氟其实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要使用含氟牙膏,首先要弄清自己是生活在什么地区。如果当地取水口的含氟量在0。4ppm(百万分之0。4)以下的,属于低氟地区;如果当地取水口的含氟量在0。5~0。7ppm的,属于适氟地区;如果当地取水口的含氟量在1。2ppm以上的,就是高氟地区了。

  生活在低氟地区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氟片,口腔也可以局部用氟。高氟地区的水要经过除氟才能饮用,否则有氟中毒的危险。像上海(含氟量0。6ppm)这样的适氟地区,只需用含氟1500ppm以内的含氟牙膏就可以了。

  特别要提醒家长的是,超过5000ppm的含氟制剂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才能使用。现在市场上有些含氟制剂浓度过高,反而会损害幼儿的健康。氟中毒会有发烧等症状,严重的氟中毒还会影响人体的骨骼。如果您生活在适氟地区,那么饮用水就有天然的预防作用,再加上普通的含氟牙膏就可以了。在为您的孩子选择含氟制剂时,一定要注意它是否标明了氟的浓度,氟的浓度是否在安全的范围内。

  孩子到了3岁,就应该学习自己刷牙了。爸爸妈妈要做好监督工作:不要让孩子把牙膏吞下去,刷牙姿势要正确,刷牙的时间要足够长,刷完牙要检查等。

  合理饮食也很重要

  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牙病的原因之一。如果减少每天糖分的摄入量,特别是改变一日多食的吃零食习惯,防乳牙病就等于有了一半的成就。

  另外,多吃像芹菜等纤维含量高的食物也有好处,因为它们能增加摩擦,减少粘着物,有自我清洁的功能。孩子午睡起来后,尽量不要吃蛋糕之类的甜点,试试用馒头、苹果等来代替蛋糕,对预防牙病也有好处。

  最后要指出,家长应该做到定期带孩子去专业牙医那里检查牙齿。据统计,全国自愿定期接受专业牙医检查的不到5%,上海则不到10%,可以说,我们的国民还没有牙齿保健的意识,如果父母不重视自己的牙齿,怎么会重视孩子的牙齿问题呢?

  牙齿生长的规律

  宝宝刚出生时,没有牙齿。大概6个月后,一般最迟不超过10个月,妈妈哺乳时会感觉到宝宝长牙了。

  2岁以内,孩子的牙齿逐渐地长出,总数大约等于孩子的月龄减去4~6。比如说,16个月的孩子,牙齿长出的数目通常在10~12颗。

  2岁到2岁半,孩子的牙齿可以全部长齐,一共有20颗,这叫乳牙。

  6岁左右,孩子开始换牙。

  7~8岁后,乳牙按照长出的先后次序逐渐脱落,长出的新牙替换乳牙,18岁以后长智齿(智齿也叫紧根牙)。

  第二次长出的牙永远都不再换,所以叫做恒牙。恒牙共有32颗,一般在20~30岁全部长齐。

  如何护理小宝宝的乳牙

  小宝宝刚刚长出牙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用纱布给小宝宝清洁牙齿。不过,练牙的小宝宝常常会不客气地咬上一口爸爸妈妈的手指。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爸爸妈妈可以试用指套刷。市场上可以买到专为0~2岁小宝宝设计的牙刷,那是约3厘米长的圆头指套,外侧排列着几排较密的柔软的刷毛。指套用软橡胶制作而成,既不会对宝宝的口腔造成伤害,还可以防咬,可谓是爸爸妈妈的贴心选择。

  怎样培养孩子刷牙的习惯

  培养孩子刷牙,可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1岁开始独立漱口

  爸爸妈妈可以用指套帮助0~2岁的小宝宝清洁牙齿。孩子长到1岁时,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独立漱口,使孩子习惯让水进口而不吞咽的这个特殊程序。

  ·刷牙手把手

  2岁半左右开始,乳牙全部长齐,爸爸妈妈应该认真而耐心地手把手教孩子刷牙,让孩子掌握刷牙的基本动作。并培养刷牙的习惯。

  ·准备儿童牙膏和牙刷

  孩子刚学刷牙时,兴趣会比较浓,爸爸妈妈要趁热打铁,把孩子的兴趣维持下去。可以带孩子选购各种水果味道的儿童牙膏,选择刷头柔软、外型好看的儿童牙刷,提高孩子对刷牙的兴趣。

  ·做一个牙齿清洁实验

  孩子容易对各种有趣的实验现象感兴趣,爸爸妈妈可以到牙医诊所或者新式药店,购买牙菌斑显示剂,和孩子一起做牙齿清洁实验。牙菌斑显示剂是一种无毒并可以吞食的药剂。爸爸妈妈可以用棉花棒蘸药剂,涂擦在孩子的牙齿上,然后让孩子对照镜子观察牙齿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孩子会惊讶地发现,牙齿有牙垢的地方,药剂显现出红色。这样,爸爸妈妈可以检查孩子的牙齿是否清洁,也可以趁机提醒孩子注意牙齿清洁。

  ·确定全家的刷牙时间

  爸爸妈妈如果工作忙,那么可以选择晚上或者周末的某一个时间,带领孩子一起刷牙。让孩子感受到,刷牙并不是对他的特别要求,而是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点击进入精彩育儿频道!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