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宝宝早教的4个关键期! - 健康之初


把握宝宝早教的4个关键期!

核心提示:最早发现“关键时期”现象的是奥地利习性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劳伦斯。他认为,0~3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很多能力都是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如果在这一时期,孩子没能得到很好的培养,那么可能在以后都会失去获得这种能力的机会。

  最早发现“关键时期”现象的是奥地利习性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劳伦斯。他认为,0~3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很多能力都是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如果在这一时期,孩子没能得到很好的培养,那么可能在以后都会失去获得这种能力的机会。

  在劳伦斯“关键时期”的概念基础上,美国学者盖塞尔提出了婴幼儿发展的8个关键年龄段,在这些关键年龄段,婴幼儿会有一些其他年龄段所不具有的特殊的跳跃式进步。

  第一个关键期 出生后的第一个月

  宝宝的感受

  宝宝出生后,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在好奇之余,难免会无所适从。他会感到不安和害怕,所以常常整夜哭闹。

  父母笔记

  怎样才能给宝宝安全感?爸爸妈妈应该做些什么呢?妈妈把宝宝抱在怀里,同时还可以亲切地呼唤宝宝。

  在出生后的2个小时内,妈妈的拥抱对宝宝来说很重要。让宝宝靠近妈妈的心脏,让他能重温妈妈芬芳的体味和熟悉的心跳。很快,宝宝就会感受到了他所熟悉的声音和气味,认为周围是安全的,从而安静下来。

  宝宝饿了及时喂,尿湿了及时换尿布,烦了马上抱,哭了立刻哄。

  爸爸妈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及时满足宝宝的各种需求,宝宝会觉得爸爸妈妈很关注他。

  多和宝宝进行目光交流,用温柔的声音对他说话,轻轻地抚摩宝宝的身体。

  妈妈温柔的目光充满魅力,可不要忽视,要充分发挥哦。宝宝醒着的时候,能看到妈妈的微笑会减轻不安的感觉。

  妈妈还可以在宝宝的周围挂一些可爱的小玩偶。

  宝宝在玩偶的陪伴下,会把它当成自己的小伙伴,不孤独的宝宝会有安全感。

  给宝宝听些柔和的音乐,妈妈可以编唱一些摇篮曲,以及刻意制造一些悦耳的声音,比如摇铃铛,晃动风铃等。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已经习惯了音乐。因此,对于柔和的音乐和悦耳的声音会很敏感。也许正在哭呢,轻音乐一响起,他就忘掉哭,开始陶醉地感受音乐呢。听音乐还能帮助宝宝建立最初的听觉能力和抬头寻找声源的能力。

  活动活动宝宝的关节和四肢,另外,妈妈可以每天在适当的时候,让宝宝短时间在床上趴一趴,拉着他的小胳膊小腿轻轻摇动,做健康操。

  这可是最初的运动哦,宝宝会很开心,觉得妈妈和他一起做游戏呢。

  第二个关键期 1~3个月

  宝宝的感受

  宝宝还没有语言能力,哭是他们唯一的表达方式。他们会想:“你们大人懂不懂我说的话啊,我说的话,在你们看来都是哭。但是,我每次哭都是不一样的啊。”你们好好看看我的表情和动作呀。

  父母笔记

  怎样才能和宝宝有效交流呢?爸爸妈妈应该做些什么呢?

  不要把精力全集中在喂奶和哄宝宝睡觉这两件事上。

  这个阶段,多数爸爸妈妈在喂养和哄宝宝睡觉这两件事上花费了很多的精力,而忽视了跟宝宝的交流。有时候,你会发现,越是想让宝宝多吃、多喝、多睡,宝宝就越是不肯听从。其实,爸爸妈妈可别小看宝宝,他尽管还小,但是绝不会亏待自己,饿了他会知道吃,饱了他会想办法躲,不舒服了就会大哭大闹;你要是不跟他玩耍,他就延长吃奶的时间,跟你边吃边玩……

  细心观察宝宝。

  宝宝通过哭和笑、脸部的表情和身体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受。爸爸妈妈可得时常注意观察宝宝的举动,仔细地分辨宝宝发出的各种信号,才能及时理解宝宝的想法,让宝宝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别人理解的开心。

  爸爸妈妈可以竖着抱宝宝,他们很乐意被竖着抱起哦。

  这个时候,如果爸爸妈妈积极地引导宝宝,用手去触碰他感兴趣的东西——比如看见妈妈笑了,就伸手去摸妈妈的脸,则对宝宝的控制力、凝视力和视觉追踪能力都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爸爸妈妈可以带宝宝到处走动走动,接触接触新鲜的事物。

  随着视力的不断发展,宝宝的视野开阔了,对周围的事物兴趣也增加了。在这段时间里,宝宝的体重和身长不仅有了明显的增长,活动能力也显著增加了。他已不满足于趴在床上自由抓扑了。

  让宝宝多看看家人的脸。

  细心的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的表情比以前丰富多了,而且对人的脸和面部的丰富表情最感兴趣。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