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宝宝肠套叠不容延误! - 健康之初


警惕:宝宝肠套叠不容延误!

核心提示: 宝宝肠套叠,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说熟悉,是因为几乎所有妈妈都听说过这个疾病,也大多被告知:小心宝宝肠套叠!说陌生,是因为即便宝宝肠套叠了,妈妈十有八九仍浑然不觉。

  宝宝肠套叠,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说熟悉,是因为几乎所有妈妈都听说过这个疾病,也大多被告知:小心宝宝肠套叠!说陌生,是因为即便宝宝肠套叠了,妈妈十有八九仍浑然不觉。可见,作为宝宝常见病的肠套叠具有隐蔽性。

  所谓肠套叠就是肠子异常地逆向蠕动,前段肠子套入后段肠子的管腔中,形成肠阻塞,肠黏膜肿胀缺血,从而出现血便。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就可能导致肠坏死、穿孔,甚至宝宝休克、死亡。

  因此, “早发现,早治疗”对宝宝肠套叠来说尤为重要。如何尽早察觉宝宝得了肠套叠?怎样及时、合理地配合医生治疗?带着妈妈们的问题,我们采访了著名儿外科教授周以明。

  急性肠套叠:

  你需要了解的三方面知识

  1 识别肠套叠——重中之重

  “高危”年龄:2个月~2岁宝宝表现:

  腹痛——宝宝阵发性哭吵,或宝宝没有哭吵,脸色却一阵阵发白;

  呕吐——常与哭吵同步进行。初为反射性,以后为肠梗阻表现;

  便血——在腹痛6~8小时后出现果酱样血便;

  腹块——有时,可在宝宝肋缘下面摸到腊肠样块。

  如果宝宝出现以上四大症状,妈妈就要想到宝宝可能得了肠套叠。但是,宝宝发病时,典型的四大症状都有的并不多。因此,这就要求妈妈细心加耐心,如果发现宝宝哭吵时有双膝蜷曲、双手按抓腹部的情况,妈妈也应考虑宝宝肠套叠的可能,及时就诊。

  2 关键的24~48小时

  肠套叠的凶险与否,往往与妈妈或带养宝宝的成人有关,如在宝宝发病24~48小时以内,病情被及时发现,宝宝被及时送往医院,且得到正确的诊治,愈后情况相当良好。

  宝宝肠套叠发病不超过48小时,大多可通过空气灌肠治疗而治愈,这种方法治疗肠套叠效果好且无创伤。但是,超过48小日寸,就不能做空气灌肠治疗(只做诊断性空气灌肠),可能需手术治疗。

  专家提醒

  宝宝阵发性哭吵超过3小时,有血便,呕吐,拉稀、感冒或饮食改变,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状况,都应及时上医院就诊,以排除肠套叠。

  医生的诊断手段主要通过宝宝的病史和仪器(B超、X射线透视)检查确诊,因此,妈妈在送宝宝去医院就诊时,应将宝宝发病的详细情况告知医生。如宝宝有血便,最好将便便带往医院,以便医生及时正确诊断。

  一旦怀疑宝宝肠套叠,在送宝宝去医院途中,应立即禁食禁水,以减轻胃肠内的压力。如有呕吐,应将头转向一边,让其吐出,以免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宝宝腹痛,切勿用止痛药(包括退热止痛药),以免掩盖症状,影响诊断,贻误病情。

  送医院途中注意宝宝病情的变化,尽可能详细地告诉医生。

  3 恰当的治疗方法

  肠套叠的治疗并不复杂,但采取合理恰当的治疗方法却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反而会给宝宝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空气灌肠

  治疗指征:宝宝全身状况良好,没有肠梗阻。

  方法:医生在X线透视下,将灌肠管道从宝宝肛门进入,控制一定的压力,将空气灌入套叠的肠子远端,空气的压力使套入的肠子退回原处,促使套叠的肠子复位。

健康之初(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