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一杯水能预防血栓?喝不对反而有害!教你如何正确喝第一杯水
人老了,最怕血管被堵,所以只要是对血管健康有好处的事儿,老年人都会照做。喝水是最日常的一件事,有句话说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不能不喝水,足以证明水对人体的重要性。可能老年人都听说过一句话,晨起一杯水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那是否真有此事呢?
首先,晨起一杯水确实好处多多。经过一夜的睡眠,机体处于生理性缺水的状态,晨起后喝一杯水既能帮助补充水分,唤醒机体新陈代谢,恢复一天的活力,还能改善便秘症状。另外,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晨起后是血压和血液粘稠度最高的时间段,此时喝一杯水,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进而降低血管堵塞的风险。
图片来源于站酷海洛
其次,晨起一杯水固然必要,但喝不对也会有风险。比如有些人喜欢喝一杯淡盐水,但这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会有升高血压的风险,另外高浓度的盐水还可能导致中毒,还有糖尿病患者喝蜂蜜水有升高血糖的风险,心血管疾病患者喝冷水会刺激血管收缩,诱发不良事件等等,特殊人群需要注意。
至于怎么喝好晨起第一杯水,具体要注意几点:
一是要选择对的水,没必要喝淡盐水、蜂蜜水等,白开水是最佳的选择;
二是要适量,一次性不能喝太多,500ml足以;
三是温度要合适,不能太冰也不能太热,温水最合适;
四是要慢,喝的太快会加重心脏、肾脏负荷,尤其是心衰、肾病、青光眼等疾病的患者,切忌喝太快、喝太多。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