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摔倒骨折 路人如何正确帮忙救助? - 健康之初


阿婆摔倒骨折 路人如何正确帮忙救助?

核心提示:68岁阿婆从天桥台阶上摔倒在地致骨折,在路人的帮助下2分钟内送入医院。在这短暂的2分钟内,三名女子想伸手搀扶老人,但她们却不知该从何处搀扶。下文专家将讲述如何正确进行骨折急救。

  4月13日,广州市东风东路第八人民医院门前,68岁阿婆从天桥台阶上摔倒在地致骨折,在路人的帮助下2分钟内送入医院。在这短暂的2分钟内,三名女子想伸手搀扶老人,但她们却不知该从何处搀扶。小悦悦的事件再也不会重演了,但是如果出现这种路人甲骨折的场面,我们作为路人乙该如何帮忙急救呢?如何搬运才正确呢?带着这些问题,健康之初小编特意采访了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陈鸿辉所长。

  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陈鸿辉所长指出,骨折病人应先固定才能进行搬运。那么为什么要固定呢?因为固定能迅速减轻病人疼痛,减少出血,防止损伤脊髓、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也是搬运的基础,有利于转运后的进一步治疗。

  那么,固定有什么原则我们需要知道呢?陈鸿辉所长说,如果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胁,要移至安全区再固定。另外,还需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夹板的长度应能将骨折处的上下关节一同加以固定。固定后,上肢为屈肘位,下肢呈伸直位,同时暴露肢体末端以便观察血运。如果肢体有畸形、可按畸形位置固定。陈鸿辉所长强调,临时固定的作用只是制动,严禁当场整复。

  固定的方法:

  1、要根据现场的条件和骨折的部位采取不同的固定方式。

  2、固定要牢固,不能放松、过紧。

  3、在骨折和关节突出处要加衬垫,以加强固定和防止皮肤压伤。

  4、前臂、小腿部位的骨折,尽可能在损伤部位的两侧放置夹板固定,以防止肢体旋转及避免骨折断端相互接触。

  固定后,应尽快搬运,主要是为了使受伤病人脱离危险区,实施现场救护,使伤病人获得专业医疗,防止损伤加重,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陈鸿辉所长介绍,搬运前,应迅速观察受伤现场和判断伤情,做好伤病人现场的救护,先救命后治伤,先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同时,病人体位要适宜,不要无目的地移动,保持脊柱及肢体在一条轴线上,防止损伤加重。动作要轻巧,迅速,避免不必要的震动。注意伤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搬运操作要点:

  1、 现场救护后,要根据伤病人的伤情轻重和特点分别采取搀扶、背运、双人搬运等措施。

  2、 疑有肋骨骨折的伤病人不能采取背运的方法。

  3、 伤势较重,有昏迷、内脏损伤、脊柱、骨盆骨折、双下肢骨折的伤病人应采取担架器材搬运方法。

  4、 现场如无担架,制作简易担架,并注意禁忌范围。

  专家介绍:

  陈鸿辉,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擅长创伤和关节外科,在矫形外科领域中造诣较深,对各种骨关节畸形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入的研究,在四肢创伤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脊柱顽疾的处理、人工关节置换、特殊部位骨关节巨大肿瘤切除、四肢长骨或关节畸形和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矫形等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