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大战中公立医院为何败北
享有诸多资源优势的公立大医院,在整形美容这个领域,遭遇民营机构步步逼宫,除少数医院之外,大多数均经营惨淡。
探访:一个门庭若市,一个冷冷清清
暑假,正是美容整形的旺季,笔者日前分别探访了一家三甲医院的整形美容科和一家民营美容机构,发现两家的情况迥然不同。民营美容机构里求美者很多,真正的是门庭若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汉斯另外一家三甲医院的整形美容科,几乎没有客人。两者相差甚是悬殊。
原因:
医院不支持,广告宣传不到位
为何拥有雄厚医疗资源的公立医院,唯独在整形美容科这块儿始终落寞?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原因很多,但医院的态度占很大因素。
某大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很有些无奈,他指着贴在科室玻璃上的一张8开的小幅宣传广告说:“你看,这就是我们科室最大的宣传海报。”原来,在许多大医院,都会重视专业性强或是手术技术含量高的科室,而整形美容科则被当成了“歪门邪道”备受冷落,宣传力度也相对减少。“院长认为,整形美容属于没病找毛病来赚患者的钱,这叫‘歪门邪道’。”原本,公立医院本来就很少对外做广告,再加上医院方面不重视,“科室也没法在医院内部做宣传,没有宣传,大家不知道你这个科室,当然就没人来了”,这位主任自我解嘲说, “上次,有个来看牙的患者,不小心走到我们科,大叫了一声,‘原来这里还能整形’,弄得我们哭笑不得。”
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太过严谨
作为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过于谨慎的态度其实也阻碍了科室的发展。“民营机构遇到病人来咨询,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留住,但我们不会,我们会把其中的利弊和病人讲清楚”。该院整形科主任表示,不久前,一个23岁的男孩儿来到医院咨询,男孩觉得自己的脸很方又没有下巴,希望通过垫下巴来改善自己的脸形。当时,这位专家表示,这个手术并不是非常的必要,于是让男孩儿去别的机构再咨询一下,听听各方面的意见,“我们希望他能做出慎重的决定”。
编者提醒:整形前一定要注意的问题
1.有没有资质证书?
看看候诊室墙上是否挂有整形外科资质证书,如果没有,可以直接问医生。
2.有没有提供相关信息?
一个公益取向的医生会注重病人教育,在候诊室应该会提供整形手术相关的信息,而不是在候诊室卖相关产品。
3.你想买白菜、医生却推销萝卜?
如果你想割双眼皮,医生却推荐你做镭射,也要小心。
4.他对其他复诊的病人态度如何?
仔细观察医生、护士对复诊的病人态度如何,会不会收钱前后的态度不一。
5.要求医生解释这个整形手术有哪些风险?
要求医师详细解释风险性,如果把手术形容得像修指甲一样简单,便大有问题。
6.像这样的手术,他做过多少例?
你总不希望你是医生的白老鼠。
7.他一天开几个刀?
你只有一张脸,总不希望医生累得要命还来开刀。
8.他有几个助手?
如果医生只有一个人,然后在办公室开刀,你可能要小心。
9.他怎么形容手术成果?
一个负责的医生会就事实说明,例如你的鼻子可以通过手术改善多少。
10.他有没有提到术后的疼痛、伤口,以及可能有的感染与合并症?
如果没说,表示医生未尽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