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胸陷阱”套走女子近10万元
南宁女子阿影(化名)在网络上看到了一个丰胸广告,爱美的她马上被吸引了,从“大陆产品”到“香港产品”再到“韩国产品”,阿影就这样掉进了一个“丰胸陷阱”。7月13日,她向警方报案,并揭露骗子的连环骗招。
效果不佳,产品换一换
家住南宁市大学路的阿影,第一次买丰胸产品是在去年10月份,她在某网站与产品客服人员取得联系后,对方推销出2500元的瓶装“乳房肥料”。“产品主要是外用,我买了以后,使用几个星期却‘该肥的地方不见肥’”。阿影称,这期间客服人员很热情,四五天来一次电话,听到“效果不佳”时,一客服人员建议换种产品使用。
客服推荐的另一款产品有精油和胶囊,外用和内服结合,价格5000元。阿影抱着“再试一试”的心理从银行汇了款,很快数盒产品送到家。“精油没啥味道,胶囊吃了又没啥感觉。”阿影“配合”客服人员的指导使用产品,可半个月后,“想大的部位还是没大”。阿影如实反映,客服人员称,她的情况“可能与乳腺管堵塞有关”,之后会安排一专家来给她确诊。
“专家”电话会诊,结果还是“换药”
很快,通过电话,一名自称为专家的梁主任开始“登场”。梁主任先是要阿影的乳房照片,理由是他可以用总部的先进机器扫描照片,能了解到乳房内部乳腺、血管情况,这样才能查出产品效果欠佳的原因。
阿影将不带面部的乳房照片传了,很快得到梁主任的答复。梁称,阿影乳房有杂质、血管堵塞,需要用产品做“疏通治疗”,这种产品来自香港,价格为2.5万元。梁主任还提醒,如不及时“疏通”,可能会引发各种乳房疾病,但“如果采用这种产品,效果大不一样,又能丰胸又能治疗”。有些慌乱的阿影再一次相信“专家”的话,糊里糊涂又去银行汇款。
去年11月,“香港产品”到货,阿影打开一看,又是一堆精油和胶囊,只是包装和牌子不同。坚持使用数天后,阿影表示产品没效果时,梁主任又给她推荐另外一名女总监。
“总监”鼓吹:“国产”不灵用“洋货”
女总监自称姓古,对于使用“香港产品”效果欠佳的情况,她建议阿影“考虑使用韩国产品。”古总监鼓吹韩国在美容界的地位,称这种产品肯定有效果,要价2万元。古总监又列举了数个韩国丰满型的女明星,让阿影听了产生信赖感。之后,阿影又将产品买回家,可惜多次使用仍然让人失望。
几天后,古总监称“韩国药剂师”的配方下来了,配方药物价格2.3万元,“这次你用药的话,想不大都难。”古总监鼓吹药剂师很有权威,叫阿影赶紧购买配方药物。
“反正都花了那么多钱了,就再信他们一次吧。”虽然隐约感觉有些上当,但阿影还是抱着一丝希望,这次她分两次汇款才得到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