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安全整形 勿入四大误区
根据近年来整形美容机构提供的相关数据统计,在医学整形美容的消费中,女性消费所占比例超过90%,20~45岁这一年龄段占到了80%以上。
据了解,求美者群体构成主要以明星艺人、有闲钱的阔太太、公司白领、私企老板占较大比重,但年轻的大学生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近年来甚至出现大学生组团整形的现象,这类人群注重身份、个人形象及生活品味。此外,一些因先天性缺陷或后天性意外要求整形修复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据介绍,根据整形项目数据显示,隆胸手术项目中,年龄在20~40岁的女性占90%;面部整形项目中,20~35岁所占比例为80%;吸脂减肥项目中,年龄20~40岁所占比例在80%以上;激光美容项目中,年龄20~45岁的占85%以上;鼻子整形的消费群体则主要集中在18~35岁的青年群体。
整容需求增加 整形纠纷也随之增长
案例一、女子注射丰胸一年后病变
今年30多岁的胡女士从2008年开始,在贵阳一家名为“美伊梦”的美容院做美容。2009年11月初,陈老板向她推荐了“活细胞能量丰胸产品”,其称是“胶原蛋白”。此后,胡女士签署了注射协议,预交了18800元。陈请来“齐医生”为胡注射。手术完成后,胡女士的胸部的确增大不少。但一年后,胡的胸部逐渐出现发痒、肿块等症状,在三家医院检查后发现,其胸部已发生病变。而注射在胸部内的物质根本不是“胶原蛋白”。
相同的情况,还出现在代女士、齐女士等6名女性身上。她们在陈老板的推荐下,将“活细胞能量丰胸产品”分别注射在眼角、下巴、胸部等不同部位,目前均出现了不同情况的病变。其中2010年注射丰胸的代女士,检测出乳房癌变,整个乳房需要切除。
案例二、注射奥美定隆鼻让她很后悔
“鼻子太塌一直是我心中的痛,当时,美容师说只要打打针鼻子就会挺起来,而且费用也不高。我没想到会出问题!”李女士哭诉道。原来,早在6年前,李女士在某美容院做脸部护理时,没有经得住美容师的言语“诱惑”,赶着“时髦”做了注射隆鼻。没想到去年年底,鼻子动了手脚的地方就开始瘙痒,到今年,整个鼻子都红肿溃烂了。
后来,到医院经过一番检查后,医生告诉李女士,她的鼻子里注射了一种叫奥美定的填充物,这是国家06年就明令禁止使用的注射用品,必须动手术全部取出。如果皮肤缺损大,需要植皮或皮瓣修复,可能会留下疤痕。一听到这里,李女士为当年赶时髦的行为后悔莫及。
美容院为什么爱干医生的活儿?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美容分为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两大类。普通美容院经营范围只限生活美容,即皮肤护理、足浴等项目。医疗美容指的是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进行美容,包括丰胸、割双眼皮、中医治疗等项目。从事医学美容项目美容院必须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执业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方可营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生活美容院为什么爱干整形医生的活儿呢?对此,有专家总结以下几点原因。
1、利润诱人。这是吸引美容院跨界经营的最根本原因,由于目前美容院的进入门槛低,行业竞争激烈,利润下降。但如果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就可以利用求美者信息不对称这个优势,引进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来赚取暴利。比如一支假冒玻尿酸可能进价只有一百多元,但美容院在给求美者报价时可能高达两三元,尽管看起来比正规医院的玻尿酸要便宜,但正规医院的进价要高得多。
2、监管不力。目前,很多整形专家都认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管控力度还不够,是造成美容院爱越位经营的重要原因。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对美容院的监管有多个部门,包括工商、卫生部门,求美者在美容院出现问题时往往投诉无门,即使找对监管部门,也容易被当“皮球”踢,这就间接助长了美容院违法经营的气焰。
3、求美者纵容。相比巨大的美容市场需求,正规医疗美容机构、整形美容产品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爱美愿望。于是,一些怕麻烦、贪便宜的求美者爱到一些美容院进行整形美容。既然市场有需求,美容院自然便会找到生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