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痛经类型的食疗验方
痛经,中医辨证分气滞血淤型、寒湿凝滞型、气血虚弱型。需区别后选择食疗,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气滞血瘀型
有经前小腹疼痛、月经淋漓不断、血色紫黑、有血块等,可选用:
●糖醋益母膏:红糖30克,米醋15克,益母草15克,砂仁10克。加清水适量,同煎。去渣、取汁,分早晚两次服用
●丹参酒:丹参100克,白酒500毫升。浸泡7天,每次服10毫升,每日两次。
寒湿凝滞型
行经前小腹冷痛,行经量少,经血色暗、有血块,怕冷。可选用:
●姜艾苡仁粥:干姜10克,艾叶10克,薏苡仁30克。将前面而味药煎水,取汁。另外,用薏苡仁加水煮粥至八分熟,再加前面的药汁一起煮,至熟,一次温服。
气血虚弱型
经血量少,色淡质稀。宜行气养血,活血止痛。选用:
●当归1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先将当归煎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红糖共煮成粥,经期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1—2次,温热服。
●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500克,当归60克,黄芪30克,生姜5片。羊肉切块,与当归、黄芪、生姜共炖汤。加盐及调味品,吃肉饮汤
●山楂红枣汤:山楂50克,生姜15克,红枣15枚。以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活血化淤,温经止痛,行气导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