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要素培养健康的性别意识 - 健康之初


4要素培养健康的性别意识

核心提示:什么是性别角色?即一个人所具有的为社会所认可的、更适宜于某一性别的价值观、动机及行为方式等。宝宝的性别意识又包含些什么要素呢?宝宝所需要学习的关于性别的知识、对自身性别的认同以及性别角色的逐渐形成都可归结于性别意识的范畴。

  宝宝一出生,爸爸妈妈所获得的关于宝宝的第一个信息,便是他的性别,当欣喜而自豪的爸爸妈妈打电话把孩子降生的喜讯告诉亲友时,亲友们的第一个问题也总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紧接着,父母因孩子性别的不同自然而然地延伸着不同的反应,他们称呼小男孩“小老虎”或者“小牛犊”,表示乐见其勇武有力,称呼小女孩则是“小甜甜”、“小豆豆”,希望女儿可爱、讨人喜欢。

  从乳名、玩具、衣服到亲子游戏,人们从一开始就男女有别,如果有人问起:“性别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答案是:“从出生时开始。”也就是说,性别差异并不仅仅只是不同的生物遗传,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社会文化都赋予不同性别以不同的期待,男孩与女孩,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必然地带着性别的标签按照其性别角色慢慢长大。

  什么是性别角色?即一个人所具有的为社会所认可的、更适宜于某一性别的价值观、动机及行为方式等。宝宝的性别意识又包含些什么要素呢?宝宝所需要学习的关于性别的知识、对自身性别的认同以及性别角色的逐渐形成都可归结于性别意识的范畴。

  宝宝性别意识发展轨迹

  4-12个月:学会了根据声音、发型简单地区分男性与女性。

  14-22个月:男孩已表现出对卡车、汽车的偏爱;女孩则喜欢洋娃娃和其他柔软的玩具。

  2-3岁: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正确地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不过,让他们相信性别不能改变这一事实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这一年龄段的宝宝对性别差异充满兴趣,但他们更喜欢与同性接近和玩耍,也会注意到异性与自己的不同之处。

  3-7岁:性别差异进一步显现,如在语言能力方面女孩优于男孩,在数学领域的问题解决方面男孩占优;男孩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女孩更善于表达情感。他们越来越稳定地选择同性作为玩伴,对待异性常常不像对待同性那么友善。尤为有趣的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性别角色的遵守近乎刻板,认为逾越性别角色的行为不能容忍,他们认为“男孩只能玩男孩的东西,不可以玩洋娃娃,否则就不受欢迎。”这与他们的性别认同有关,当他们把自己归为男孩或女孩,便以一种夸大的刻板来获得认知上的清晰和自我形象上的一致感。

  8岁至青春期,孩子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开始变得灵活。男孩依然更偏好于男性特征的游戏和玩具,女孩则开始显现对男性化活动的兴趣。

  如何看待和理解自己的性别和性别角色,如何对待异性,这些是孩子们自我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性别意识可以提升孩子的自尊感,相反,如果性别意识出了问题,又会倒过来降低孩子的自尊。总的来说,男孩子应该为自己是男孩而高兴,女孩子也应该为自己是女孩而自豪。父母则应该让孩子知道,他们对他/她的性别很满意。

  4要素培养健康的性别意识

  身体是令人快乐的

  婴儿从出生起,就对父母的抚摸与拥抱感到快乐和满足,爱抚孩子的小脸,轻抚他的皮肤,专注地与他进行相互的目光交流,将宝宝抱在怀里,所有这些都向宝宝幼小的心灵灌输了这样的态度:身体是令人感到惬意的,抚摸别人以及被别人抚摸都将带来快乐。这是孩子学会认同自己性别的第一步。

  两性是平等的

  当孩子们注意到异性伙伴和他们不一样,比如穿着、发型、小便的方式等,要引导他们平等地接纳这种差异,消除“谁的更好”这一疑问,使孩子对自己的性别感到满意。要帮助孩子树立两性平等的观念,比如女孩喜欢运动,就鼓励她运动,使孩子懂得:喜欢就可以去做,并不因为他是男孩或女孩。

  健康的性别榜样

  如果家里拥有健康的性别榜样,孩子就能培养起健康的性别认同。这与父母如何对待孩子有关,也与父母之间如何相处有关。现代社会虽然性别差异正在被缩小,母亲却依然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如果父亲每天来去匆匆,很少照顾家庭,而母亲感到委屈和气恼,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也会有相同的感受。如果父母不仅对工作满意,且认为家庭比工作更重要,孩子就会从中受益。父母之间爱的表达对孩子来说也影响深远,当父母相互尊重、体贴,并坦然地表达爱意,孩子将来也会自然地向他所爱的人表达爱意。

  不同性别,不同游戏

  男孩子喜欢更具攻击性、更粗野的游戏,对肢体运动有着比人际交流更大的兴趣;女孩子则喜欢扮家家、做手工。父母要注意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你发现儿子过多地待在家里,缺少更活跃的运动,或者和小朋友玩耍时,其语言表达、情绪反应如女孩子般琐碎、纤弱,或许,是父亲有些“失职”了,常和母亲在一起、父亲“失位”的男孩,其性别特征常常发展迟缓、不够鲜明。男孩需要在父亲带领下游戏和活动,父亲的理性、权威、粗犷及竞争性,是男孩子最需要学习的性别角色要素。女孩子倒并不缺乏性别学习的榜样,母亲、女老师(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女老师数量远胜男老师)常在身边。不过,女孩子经常跟父亲交流,也是相当有益的。

  孩子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对自己的身体也是如此,孩子们还会做一些令人始料不及的事情,父母该如何看待和处理呢?这里要强调的是,对于孩子的任何问题,要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避免大惊小怪和过度反应。

  妈妈关心的热点问题

  Q儿子喜欢玩女孩子的洋娃娃,可以让他玩吗?

  A 男孩玩汽车,女孩玩娃娃,这是一种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尽管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融入同性游戏,但也有其局限性。当代心理学家对单维的男性化或者女性化提出了挑战,认为任何一个个体都可以用双性别的特征来描述,一个兼具男孩子的坚定有力与女孩子的善解人意的人,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社会。因此,儿子可以玩洋娃娃吗?答案是,可以。父母大可不必干涉,当然也不必鼓励。如果担心儿子过度女性化,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玩“男性化”的游戏,比如警察抓小偷、雄伟的场景拼搭等。

  Q 奶奶总喜欢把儿子打扮成女孩子,会对宝宝有影响吗?

  A 把男孩当女孩养,或者相反,都有可能造成孩子性别认同方面的问题。幼儿对性别的认识是从自己的外形、装扮、玩具开始的,身为男孩的宝宝经常被打扮成女孩,他的性别认同会如何呢?他是否会迷惑:“我到底是女孩还是男孩?”奶奶“重女轻男”的态度,会不会使宝宝对自己的性别不满意?变性专家陈焕然博士指出,父母把女孩当男孩或者把男孩当女孩来养,会人为地造成孩子心理性别上的混乱甚至扭曲,他所接触的要求变性的案例中,30%由此原因造成。

  Q 宝宝最近开始玩自己的小鸡鸡了,怎么办?

  A 孩子有时会沉溺于触摸生殖器所带来的愉悦中,这是他探索身体、进行性实验的一部分,再自然不过。孩子通过这一行为在孤独时找到安慰,在无聊时自我消遣。当然,宝宝玩弄小鸡鸡,不同于幼儿自慰。说得远一些,幼儿的自慰行为大多数情况也是由于太无聊或环境太单调的缘故。如果发现孩子自慰,切勿惊慌,更不要责备孩子,以免过度的反应使孩子受到惊吓,产生负罪感,也避免使用“好色”、“脏死了”等字眼,要知道成人此时的态度会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可以平静地告诉孩子:“手脏脏的,不要摸小鸡鸡,要不然会有细菌感染。”

  孩子的自慰行为不同于成人,要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动机,倘若孩子因无聊而自慰,要试着引导孩子投入令他感兴趣的活动中,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妈妈做家务时请孩子帮忙,或拿一本画册给孩子看,尽量不要让孩子感到无聊和寂寞。

  Q 三四岁的宝宝玩检查身体或打针的游戏,怎么处理?

  A 检查身体或打针的游戏,属于孩子们正常的身体探索类游戏,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好奇,也对别人的身体兴趣盎然。扮演医生检查身体,或者商量着“把你的给我看,我就给你看我的”,有时父母会撞到两个孩子赤裸着下身,互相窥视甚至触摸。此时可以适时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不要生气,不要过于忧虑,平静地告诉宝宝:“对别人的身体感到好奇是很正常的,但是,抚摸别人的隐私部分,或者让别人抚摸你的隐私部分,都是不对的。”告诉宝宝什么是身体的隐私部分:“游泳衣遮住的那些部位。”和宝宝谈论这些问题时,要坦然自在。宝宝了解身体的隐私是美好而不可“侵犯”的,可使其性别意识更多一份庄重和自我护卫的成分。

  Q 宝宝看到了父母的裸体,怎么办?

  A 有时父母正在换衣或洗澡,宝宝突然闯了进来,有的父母会感到尴尬,急忙遮掩自己的身体,其实大可不必。宝宝要学会的健康的性别意识之一,是认为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美好的,包括隐私部分,有的育儿专家甚至建议父母和宝宝一起洗澡,以打破关于身体的神秘感。

  不过,在父母需要隐私的空间时,宝宝的“私闯”行为不应受到鼓励。那么,在什么年龄段,父母要注意及时遮掩自己的身体呢?留意宝宝给你的信息,他什么时候开始变得羞怯?当宝宝开始在父母面前遮掩自己的身体时,那就到了父母也应该遮掩自己身体的时候了。差不多5岁时,大多数宝宝会把自己的身体遮掩起来,不再让别人看了。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