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痣
晕痣(halo nevus)系指痣细胞周围出现脱色素晕,以后中央色素痣消退。多在20岁前发生,白癜风患者晕痣的发生率在18%~26%。如红斑或结痂,经数月后可自行消退。但也有即使使显示炎症征象的中央痣并不消退。 晕痣(halo nevus)系指痣细胞周围出现脱色素晕,以后中央色素痣消退。多在20岁前发生,白癜风患者晕痣的发生率在18%~26%。如红斑或结痂,经数月后可自行消退。但也有即使使显示炎症征象的中央痣并不消退。
晕痣基本知识
是否医保: 否
别 名: 晕样痣,萨顿病
发病部位: 皮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 好发于青年人
晕痣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 皮肤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500 —— 2000元)
治愈率: 99%
治疗周期: 3-6周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晕痣的并发症
查看晕痣的并发症解读>>肢端肥大症性心肌病 | 典型症状: 血压高 、 垂体功能减退 、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 尿崩 、 室上性心律失常 、 湿啰音 、 精神变态 、 窦房结病变 、 唇厚舌大 、 颅压增高 、 气促 、 收缩期杂音 、 继发感染 、 精神萎靡 、 胸闷 、 下肢浮肿 、 腰酸背痛 、 心电图异常 、 嗜睡 、 心悸 、 糖尿 、 肥胖 、 传导阻滞 、 腰背酸痛 、 左心室肥厚 、 动脉粥样硬化 、 疲乏 、 心脏增大 | 多发人群:一般自20~30岁起病 |
疱疹样皮炎 | 典型症状: 侵蚀性水疱 、 皮肤搔痒 | 多发人群:多发生于22~55岁 |
特应性皮炎 | 典型症状: 小儿哭闹不安 、 渗出型湿疹 、 脂溢性湿疹 、 小儿痒疹 、 婴儿湿疹 、 干燥型湿疹 、 阵发性瘙痒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