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其发病率居消化道肿瘤的首位,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3:1。癌变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未经治疗者平均寿命约为13个月。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其发病率居消化道肿瘤的首位,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3:1。癌变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未经治疗者平均寿命约为13个月。
胃癌基本知识
是否医保: 是
别 名: 癍瘕积聚
发病部位: 胃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 50岁~80,男女之比2比1,农村的发病率是城市的1.6倍
相关症状: 胃肠动力差、 无症状型溃疡、 无菌性赘生物、 植物血凝素的淋巴细胞返祖现象、 胃肠粘膜的通透性增高、 胃肠淋巴回流受阻、 幽门瘢痕性狭窄、 小肠内的低pH、 胃壁僵硬、 胃丢失蛋白、 肾上腺转移、 全身衰竭、 胃移位、 胃粘膜呈萎缩性改变、 腹痛腹泻、 胃区包块、 食欲较差、 胃纳减退、 下消化道少量出血、 血性腹水、 神经性胃痛、 嗳气、 腋下淋巴肿大、 上腹部包块、 胃酸减少
胃癌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肿瘤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30000—— 50000元)
治愈率: 10%(早起发现很重要)
治疗周期: 30天
治疗方法: 化疗、放疗、手术以及中医中药治疗
胃癌的种类
胃良性肿瘤 | 典型症状: 胃疼 、 肠穿孔 、 胃肠道出血 、 胃脘不适 、 充血 | 多发人群:多见于中年以上,男女无明显差别。 |
胃肠道伴癌综合征 | 典型症状: 胃肠粘膜的通透性增高 、 胃肠淋巴回流受阻 、 肠绒毛萎缩 、 淋巴管破裂 、 淋巴管淤积 、 低蛋白血症 |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 |
残胃淋巴瘤 | 典型症状: 反胃 、 上腹不适 、 反酸 | 多发人群: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多发生于手术10~15年之后 |
胃平滑肌瘤 | 典型症状: 胃脘饱胀 、 下腹部包块 、 上腹部包块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残胃平滑肌肉瘤 | 典型症状: 大便习惯改变 、 上腹不适 、 胀痛 、 上腹部包块 | 多发人群:胃切除术后患者 |
胃癌的并发症
查看胃癌的并发症解读>>肠瘘 | 典型症状: 腹腔感染 、 广泛性与不定位性腹痛 、 肠麻痹软瘫 、 胃肠道出血 、 腹部不适 、 感染性发热 、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 腹部压痛 、 肠子粘连 | 多发人群:手术这多发 |
黄疸 | 典型症状: 皮肤呈浅黄或深金黄色 、 生理性黄疸 、 胆汁排泄受阻 、 黄指甲 、 溲黄 、 尿胆原增加 、 角膜色膜环 、 细胞感染增大 、 泻物清稀如米泔水 、 血清碱性磷酸酶可呈进行性增高 、 脉络暴露 、 皮肤呈黄绿或绿褐色 、 内湿素盛 、 粪便中排出的粪胆原增加 、 吐血衄血 、 胆汁泛溢 、 鼻子黄色或棕色 、 胡萝卜素血症 、 水湿不运 、 胃脘饱胀 、 核黄疸 、 眼白发黄 、 胆囊增大 、 肝脏肿大 、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 高代谢征群 、 重度黄疸 、 大便色浅 、 尿黄似浓茶 、 血红蛋白尿 、 皮肤瘙痒 、 嗳气 、 心率过缓 、 湿热 、 腹痛伴黄疸 、 阻塞性黄疸 、 病理性黄疸 、 胆红素升高 、 大便呈褐色 、 婴儿脸色发黄 、 溶血性黄疸 、 巩膜黄染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新生儿多 |
幽门梗阻 | 典型症状: 震水音 | 多发人群:胃病患者 |
腹膜炎 | 典型症状: 下腹部反跳痛 、 腹肌紧张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消化道出血 | 典型症状: 静脉曲张 、 脾大 、 肝掌 | 多发人群:下消化道出血多见于老年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