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鼻窦炎可能是牙齿引起的——牙源性鼻窦炎 - 健康之初


你的鼻窦炎可能是牙齿引起的——牙源性鼻窦炎

核心提示:在上颌窦炎患者中,大概有10-12%的原因可能是牙源性感染引起的,这要是因为解剖位置的关系,上排牙齿根尖的地方感染很容易波及到上颌窦底壁,对于反复上颌窦炎常规用药效果不好,需要警惕牙源性鼻窦炎可能性。

最近小伙伴说自己患了牙源性鼻窦炎,表示很懵,为什么会跟牙齿有关系?

这个问题不能忽视,在上颌窦炎患者中,大概有10-12%的原因可能是牙源性感染引起的,这要是因为解剖位置的关系,上排牙齿根尖的地方感染很容易波及到上颌窦底壁,对于反复上颌窦炎常规用药效果不好,需要警惕牙源性鼻窦炎可能性。引起牙源性鼻窦炎的致病菌往往会有厌氧菌,因此通常我们需要加入甲硝唑进行治疗。

dam_334.jpg

牙源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
1、脓涕多
鼻涕多为脓性或粘脓性,黄色或黄绿色,量多少不定,多流向咽喉部,单侧有臭味者,多见于牙源性上颌窦炎。   
2、鼻塞
轻重不等,多因鼻粘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所致,鼻塞常可致暂时性嗅觉障碍。伴有鼻息肉时鼻腔可完全阻塞。   
3、头痛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一般地明显局部疼痛或头痛。如有头痛,常表现为钝痛或头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间轻。前组鼻窦炎多表现前额部和鼻根部胀痛或闷痛,后组鼻窦炎的头痛在头顶部、颞部或后枕部。患牙源性上颌窦炎时,常伴有同侧上列牙痛。   
4、其他
由于脓涕流入咽部和长期用口呼吸,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状,如痰多、异物感或咽喉疼痛等。若影响咽鼓管,也可有耳鸣、耳聋等症状。
13.1%的患者伴有鼻腔息肉。

牙源性上颌窦囊肿生长较慢,早期无症状,但可不断增长,膨大后压迫周围骨质,使其吸收变薄,并向阻力小的方向逐渐扩大,甚至可破坏上颌窦各壁而使面颊、口腔前庭、硬腭及牙槽突处隆起,压迫鼻泪管可有流泪,压迫眼眶下壁可使眼球上移而致复视甚至影响视力,一旦囊肿感染,则有疼痛、发热和皮肤红肿。
影像学检查据报道只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有86%的误诊率。

影像学检查作为临床检查的补充,一直在确定牙源性鼻窦炎病因和治疗方案中有重要作用。X线片上表现为窦内黏膜增厚、环绕窦壁有密度增高呈带状影、窦中有透光区或窦底窦腔模糊不清。CT可提示窦腔内有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块影、密度不均、有时可见钙化灶,骨壁压迫性吸收或不连续的溶骨样膨胀性骨破坏,有时有死骨形成、但无“碎骨片”影。上颌窦可表现出窦底骨质破坏、黏膜增厚或者窦腔密度增高。
对于反复鼻窦炎的患者,尤其是合并上排磨牙或尖牙疼痛的,一定要找齿科以及耳鼻喉科医生共同评估牙源性鼻窦炎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需要多学科诊治的疾病,牙齿感染和鼻窦感染只要有一个控制不好,这个病可能就好不了。
牙源性鼻窦炎自愈的可能性比较小,想要恢复身体健康还是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目前牙源性鼻窦炎的治疗方法也非常多。大家在治疗牙源性鼻窦炎的时候需要根据病情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的话牙源性鼻窦炎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