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常见并发症 浏览数:716
向您详细介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有哪些并发病症,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一、并发症: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是一类少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如不手术治疗,75%的患儿在出生后1 年内死亡。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之一,本病容易并发的术后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种:
1、肺水肿
肺水肿可能由左心衰竭、左心发育小、体内液体过多、吻合口过小、体外循环影响以及肺静脉梗阻等原因引起。吻合口的大小是影响术后转归的重要因素,一般婴幼儿为1~4cm,年长儿童及成人为4~6cm。临床上术后患儿一旦出现粉红色血性痰,氧合指数下降,床边胸片示双肺密度增高等表现时,提示存在肺水肿。
2、肺动脉高压
术后并发肺动脉高压时常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可表现为肝大、尿量减少、肢端凉、心率增快、肺动脉压与体循环压同步上升等;一旦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压,随后体循环压下降,即为肺动脉高压危象出现。因此,应尽早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患儿呼吸机支持时,尤其是在术后48小时 内,吸痰要在予充分肌松和镇静下进行,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刺激。血气应维持在适当过度通气状态( PCO2 25~35mmHg),防止缺氧,及时纠正酸中毒。降肺动脉压药物可选用妥拉苏林、前列地尔等。
3、心律失常
本病患儿术后可发生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可能原因有手术操作不当、心肌水肿、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心房内手术操作不当可引起以心率减慢为主要表现的心律失常,故术中应常规放置心脏起搏导线,一旦发生心率减慢的心律失常可临时起搏。
4、低心排(低心排血量综合症)
术后发生低心排的可能原因是术中心肌保护效果差、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左心发育小及心脏负荷过重等。当出现血压偏低或不稳定、末梢循环差及尿量减少等表现时应警惕低心排的出现,应及时加强心功能支持,如常规使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对心功能较差的患儿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素或米力农;适当控制液量,依据中心静脉压和左房压来补液,必要时加强利尿,以减轻心脏负荷;使用极化液和1,6二磷酸果糖保护心肌和改善心肌代谢等。
5、肺部感染
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与患儿长时间呼吸机支持、营养不良及抵抗力低下等有关。因此,术后当心功能稳定后应尽早撤离呼吸机,并加强营养支持对预防肺部感染十分重要。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的并发症
营养不良 | 典型症状: 博氏线 、 食欲缺乏 、 消瘦严重者呈”皮包骨头”样 、 严重性假肥大型营养不良症 、 异常矮小 、 齿迟 、 全身消瘦型 、 皮下脂肪消失 、 唇甲色淡 、 营养障碍 、 指甲可见横沟纺 、 脱屑 、 生长缓慢 、 食欲下降 、 精神萎靡 、 体型异常 、 皮肤干燥 、 食欲异常 、 低蛋白血症 、 水样便 、 表皮角化 、 微量元素缺少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肺水肿 | 典型症状: 肺门阴影增多 、 肾源性水肿 、 皮下组织水肿 、 幻想失去时间和空间感觉 、 急性病容 、 气体弥散功能下降 、 肺通气一血流比例失调 、 蝴蝶状阴影 、 有机磷中毒 、 呼吸功能衰竭 、 粉红色泡沫样痰 、 全身持续性水肿 、 水中毒 、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 吐泡沫痰 、 肺源性呼吸困难 、 口唇发绀 、 肺淤血 、 端坐呼吸 、 痰鸣音 、 粉红色泡沫痰 、 肺部感染 、 气体弥散障碍 、 休克较久后的肺部病变 、 弥漫性鼓音 、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肺动脉高压 | 典型症状: 劳力性呼吸困难 、 颈静脉怒张 、 下肢浮肿 、 心脏杂音 、 收缩期反流性杂音 、 肺动脉瓣区可听到喷射音 、 肝肿大 、 声音嘶哑 | 多发人群:无特殊发病群体,75%患者集中于20~40岁年龄段,15%患者年龄在20岁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