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初 - 小儿β地中海贫血

小儿β地中海贫血(小儿β-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

小儿β地中海贫血病因 浏览数:3019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β地中海贫血的病理病因,小儿β地中海贫血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主要病因: 构成血红蛋白的β珠蛋白基因的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β珠蛋白链合成减少或缺乏所引起

一、发病原因

根据β基因缺陷所产生的杂合子和纯合子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亦有差异,按照病情轻重可分轻型和中间型、重型三种类型。

 1.轻型β-地中海贫血

2.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

3.重型β地中海贫血

二、发病机制

β-地贫的许多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均与珠蛋白链合成不平衡有关。地中海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组织和结构的多种突变,使基因表达发生了部分β少,或完全;a、β在肝肝内制造障碍(平常用a、β-或a、β 表示),导致一种或几种正常的珠蛋白链合成减少或缺如所造成的组成珠蛋白的肽链高度异质性综合征。由于β链的合成受到抑制,故HbA(α2β2)的合成可减少或不存在,在杂合子,多余的α链与代偿性增多的δ链结合,使AbA2(α2δ2)增加。在纯合子由于β链的显著减少,α链相对增加,多余的α链与γ链结合,故HbF(α2γ2)成为红细胞中主要的Hb成分。由于HbF较HbA的氧亲合力高,在组织中不易释出氧,故患者常有组织缺氧,缺氧引起红细胞生成素的大量分泌,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红骨髓极度扩张,因而引起一系列骨骼改变。由于α与β链之间的不平衡,过剩的α链可聚合成极不稳定的α2、α3,或α4,易变性沉积于幼红细胞和红细胞中而形成α链包涵体,由于包涵体附着于红细胞膜而使红细胞膜变僵硬,易受机械性损伤,在骨髓内破坏而不能全部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无效造血”。部分含有包涵体的红细胞虽然成熟并释放至外周血,但这些红细胞通过微循环时,易被破坏,使其寿命缩短,此外,红细胞的包涵体还影响红细胞的通透性,进一步使其寿命缩短,导致溶血性贫血。

HS的遗传缺陷有异质性,大多数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占75%),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占25%)。一般有明显家族史,但10%-20%的病人可无明显家族史,其病因可能为基因的自我突变,也可能与变异的表现型或常染色体遗传有关,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基本阐明HS的基因及膜蛋白。

贫血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增加(达80%),加以铁利用障碍和治疗过程中的反复输血。使心、肝、脾、骨髓及皮肤等组织沉积大量的铁,导致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晚期产生继发性血色病,心肌和肝功能等遭受损害,糖尿病和其他内分泌障碍等。不同类型海贫的临床表现差别极大,最重者可于胎儿出生前即死亡,最轻者可以终身不贫血,无症状。临床所见大多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贫血患者,具有低色素小红细胞和靶形红细胞,并有血红蛋白成分的各种改变。重型多生长发育不良,常在成年前死亡。轻型及中间型患者,一般可活至成年并能参加劳动,倘注意节劳及饮食起居,可以减少并发症、改善症状。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