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basophilic leukemia,BL),1906年Goachim等首次报道,血和骨髓中以嗜碱性粒细胞为主要成分,患者除有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外,还有因高组胺血症所致的荨麻疹,皮肤潮红及众多的胃肠道症状。BL有两种类型:一为起病即为急性型,另一种为慢性CML晚期的嗜碱性粒细胞病。 某些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有t(6;9)(p23;q34)异常者,骨髓中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但外周血中不增多,而CML患者有t(9;22)(q34;q11)的异常,此两种疾病都有9... 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basophilic leukemia,BL),1906年Goachim等首次报道,血和骨髓中以嗜碱性粒细胞为主要成分,患者除有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外,还有因高组胺血症所致的荨麻疹,皮肤潮红及众多的胃肠道症状。BL有两种类型:一为起病即为急性型,另一种为慢性CML晚期的嗜碱性粒细胞病。 某些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有t(6;9)(p23;q34)异常者,骨髓中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但外周血中不增多,而CML患者有t(9;22)(q34;q11)的异常,此两种疾病都有9号染色体(q34)异常,并且都有嗜碱性粒细胞的增多,这说明9号染色体断裂点基因可能影响嗜碱性粒细胞的产生,Peterson等对急性白血病患者455例的白血病原始细胞进行了超微结构分析,发现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8例,占急性白血病的不到2%,但Quattrin统计1959~1973年意大利那不勒斯医院收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152例中,本病占急性白血病的4.5%,本病为血中出现不成熟的嗜碱性粒细胞(超过白细胞总数的1/3),并持续存在于疾病的全过程。
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 血液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50000-100000元)
治愈率: 40%
治疗周期: 3-5年
治疗方法: 化学治疗、药物治疗
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相似疾病
淋巴瘤细胞白血病 | 典型症状: 淋巴结肿大 、 皮肤黏膜出血 、 腹水 、 肝脾肿大 | 多发人群:30岁左右的男性较多见 |
老年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典型症状: 中性粒细胞增高 、 持续性弛张热 、 胸骨压痛 、 浅表淋巴结肿大 、 腋下淋巴肿大 | 多发人群:老年人群 |
小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典型症状: 反复感染 、 呼吸窘迫综合症 、 持续性弛张热 、 出血倾向 | 多发人群:儿童人群 |
老年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 典型症状: 面部皮肤有结节状增生 、 反复高热 、 持续性弛张热 | 多发人群:老年人群 |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 典型症状: 黏膜损害 、 髓质增生 、 持续性弛张热 、 不典型增生 、 全血细胞减少 、 胸骨下端压痛 、 胸骨压痛 、 腋下淋巴肿大 | 多发人群:老年人 |